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学习故事评价法是当前幼教领域最火热的评价方式之一,它能让我们像”侦探”一样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我来分享几个让教学策略”活起来”的实用妙招:
🌟【三步观察法】就像新西兰幼教专家Margaret Carr说的
1️⃣ 注意(Noticing)- 用手机快速记录孩子”哇时刻”
▶️ 例:明明在积木区反复尝试搭建斜顶,持续了23分钟
2️⃣ 识别(Recognising)- 用”3L”分析法:
✔️ 学习倾向(Learning Disposition)
✔️ 学习线索(Learning Clues)
✔️ 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
3️⃣ 回应(Responding)- 提供”三有”支持:
✨ 有准备的环境(新增不同坡度屋顶图片)
✨ 有启发的材料(提供三角形木板)
✨ 有意义的互动(”你发现斜顶需要特殊支撑了吗?”)
📊【数据可视化工具】推荐尝试:
• 儿童成长电子档案(如”Storypark”)
• 学习故事时间轴(展示能力发展轨迹)
• 兴趣热点图(统计各活动区停留时长)
🎯【教学策略升级TIP】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
“要把评价变成教学决策的GPS”!建议:
• 每周做一次”学习故事研讨会”
• 制作”儿童能力发展雷达图”
• 建立”个性化支持策略库”
💡我的实践经验:在杭州市某省级示范园,我们通过持续3个月的学习故事记录,发现82%的教师能更精准地把脉幼儿需求,班级区角调整效率提升60%!
记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话:”好的评价应该像给孩子画肖像,而不是量身高”。试着明天就记录一个”2分钟学习故事”,你会发现教学灵感喷涌而出!需要具体案例模板的话随时告诉我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