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棒了!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活”起来,我可是有满脑子的创意要分享!(搓手兴奋状)
来,先看一个真实案例:北京三色幼儿园的王雪老师把《西游记》改编成体能游戏,”翻筋斗云”用跳格子,”过火焰山”用钻爬网,孩子们玩得停不下来。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秘诀——”传统文化运动化”!
🌟 五大妙招让孩子为传统文化打call 🌟
- 【听我说唱】非遗新玩法
- 把三字经编成rap(比如配上”孤勇者”的节奏)
- 京剧脸谱diy结合emoji表情(孩子们给张飞画”发怒”表情超有趣)
- 苏州评弹大师周红老师首创的”童谣手指舞”
- 【穿越体验】节日沉浸剧
- 端午节变身”小小屈原”(用积木搭龙舟比赛)
- 中秋节开”月光超市”(角色扮演古代集市)
- 立春时玩”咬春”蔬菜拓印画(把萝卜雕成印章)
- 【非遗盲盒】每月惊喜包
- 泥人张传人李老师设计的”小小陶艺家”材料包
- 每月一个传统工艺体验(蜡染、活字印刷轮流来)
- 我们园孩子最期待的就是拆”文化宝藏袋”时刻
- 【动画剧场】老故事新说
- 用皮影戏讲《哪吒》但加入恐龙元素
- 把《曹冲称象》改编成乐高搭建比赛
- 深圳名师陈曦的”会动的古画”课程超受欢迎
- 【美食工坊】舌尖上的文化
- 冬至包五彩饺子(用蔬菜汁和面)
- 做”汉字饼干”(用糖霜在饼干上写甲骨文)
- 成都某园发明的”三国包子”(捏成兵器形状)
💡 专家锦囊:
北师大霍力岩教授说过:”传统文化教育要像糖葫芦,把文化内核串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上。”我特别建议:
- 每周设”疯狂传统文化日”(孩子可以穿汉元素服装)
- 在区角投放”文化探险地图”(完成任务盖印章)
- 用短视频记录(抖音那种卡点变装秀超火)
记住!关键要做到:
✅ 看得见(视觉冲击)
✅ 摸得着(多感官体验)
✅ 玩得嗨(游戏化设计)
✅ 晒得出(成果可视化)
最后分享我们园孩子的金句:”老师,明天还能玩古人游戏吗?”——看,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应该是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让孩子笑着笑着就记住了文化基因~
(掏出小本本)需要具体某个主题的实施方案吗?比如”如何用奥特曼讲二十四节气”?我这有超多脑洞可以继续分享!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