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挫折教育缺失的家庭,幼师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这个问题,我从专业角度给出以下建议方案:
一、理论依据(引用权威观点)
-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指出:”3-6岁是培养心理弹性的关键期,适度的挫折体验就像’心理疫苗'”
- 美国儿童发展学会(SRCD)研究表明:过度保护会使幼儿前额叶皮层发育延迟20%
二、具体实施策略
- 家园沟通技巧
- 采用”三明治沟通法”:先肯定家长保护孩子的初衷(”您很重视孩子情绪”),再提出建议(”如果让孩子自己试试会更棒”),最后给予专业支持(”我们可以在园先这样做…”)
- 推荐家长观看李玫瑾教授的《幼儿挫折教育》公开课视频
- 幼儿园可操作的活动设计
• 小班(3-4岁): - “袜子大战”游戏:设置穿袜子小竞赛,允许失败者获得”最努力奖”
- 绘本《输不起的莎莉》延伸活动
• 中班(4-5岁):
- 建立”问题解决角”:提供需要多次尝试的玩具(如连环扣)
- 开展”我的摔倒故事”绘画分享
• 大班(5-6岁):
- 设计”校园定向挑战”:包含故意设置的障碍环节
- 实施”明星小老师”制度:让能力强的孩子体验教不会同伴的挫折
- 家庭指导方案
- 制定”家庭抗挫力培养清单”:
✓ 每天留出15分钟”自主探索时间”(不代劳)
✓ 设置”家庭挑战箱”(放入系鞋带等小任务)
✓ 采用”成长型语言模式”:
✘ “这个太难了不做” → ✔ “我们试试看能完成多少”
三、注意事项
- 遵循”脚手架理论”:挫折难度要略高于当前能力水平5%-10%
- 警惕”挫折教育”的误区(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特别强调):
- 不等于刻意制造痛苦
- 不能脱离情感支持
- 建立”挫折-成功”档案:用照片记录孩子突破自我的过程
四、资源推荐
- 工具书:《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美国心理学会出版)
- 教具:德国Hape公司的”挫折挑战系列”木制玩具
- 手机应用:成长保(含抗挫力评估模块)
建议结合本班幼儿具体情况,先从2-3个小活动着手,定期与家长分享孩子的进步表现,用可视化的改变来获得家长认同。记住我们追求的不是让孩子接受挫折,而是培养”挫折后复原”的能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