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好!(竖起大拇指)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老教师,我见过太多”直升机父母”和”割草机家长”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华爱华教授说过:”家长的过度保护就像给孩子穿了一层铠甲,虽然挡住了风雨,却也隔绝了阳光。”
让我用一个真实案例开场:去年我们园有个叫乐乐的孩子,妈妈每天都要在监控前”云监护”,连小朋友抢玩具都要冲进来干预。结果呢?乐乐成了班里最不会处理冲突的孩子。(摊手)
专业建议来了!建议老师们这样做:
- 【建立信任的”三明治沟通法”】
先夸:”乐乐妈妈对孩子的细心呵护真让人感动”(肯定)
再建议:”不过我们发现乐乐在集体中特别需要锻炼自主解决冲突的能力”(专业观察)
给方案:”下次可以试试’数到10’原则,给孩子10秒自己处理的时间”(具体方法) - 【在园创设”社交实验室”】
借鉴安吉游戏的理念:
• 设置冲突情境角色扮演(比如”只有一个玩具怎么办”)
• 使用情绪脸谱图帮助孩子识别感受
• 采用”问题树”让孩子自己找解决办法 - 【给家长的”渐进式放手法”】
可以参考李跃儿芭学园的”三个1″原则:
• 每天1次不插手(让孩子自己处理)
• 每周1次放手游戏(不全程盯着)
• 每月1次集体活动(保持适当距离)
重要提醒!(敲黑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赵忠心教授特别强调:”家长要明白,你替孩子避开的所有社交冲突,都会变成他未来的人际地雷。”
最后送给老师们一句话:我们不是要说服家长,而是要用专业让他们看见——那些看似危险的磕磕碰碰,正是孩子社交能力生长的最好养料。就像蒙特梭利说的:”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下次家长会我准备做个”小伤口与大成长”的对比图,有需要的老师可以留言,我发模板给你们~(眨眼)
记住:过度保护的家庭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而不是最让人头疼的。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