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作为深耕幼教一线15年的”老园长”,我特别想和各位老师分享几个实战经验。最近在南京的一次幼教峰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季湄教授特别强调:”自主探索能力是孩子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根基!”(眼睛发亮地拍手)
🌟 环境创设的”小心机” 🌟
- “问题角”魔法箱(拿出自己手工制作的彩虹箱子)
我们在园所实践时,每周都会投放像”怎样让纸船浮更久”这样的情境问题。北京三幼的王晓燕园长说得好:”要把问题装进童话里!”比如上周孩子们用吸管和瓶盖设计浮力装置时,有个4岁宝宝突然喊:”老师!我的船像佩奇一样会游泳啦!” - 材料投放三段论(掰着手指数)
• 初始阶段:提供30%成品+70%原始材料(展示自己收集的纽扣、纸筒)
• 进阶期:调整为10%成品+90%可组合材料
• 高手期:全开放材料+问题卡(掏出自制的”挑战卡”)像”怎样用10根吸管搭最高的塔”这类
🎯 教师介入的黄金法则 🎯
(突然压低声音)告诉你们个秘密:杭州师范大学的秦金亮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教师最佳介入时机是孩子出现”认知凝滞”表情后的8-15秒!(模仿孩子撅嘴思考的可爱表情)
我总结的”三问两等”法特别管用:
- 描述性问题:”你发现积木总是倒,是哪里在摇晃呀?”
- 假设性问题:”如果我们把底板加宽会怎样?”
- 反思性问题:”刚才哪种方法让小船装得最多?”
(突然活跃)等等!重点是要留足”等待时间”,日本藤幼儿园的加藤积一园长说:”沉默的20秒往往能等来惊喜!”
📊 评价新思路 📊
我们团队研发的”探索能力雷达图”超实用!(展开自制图表)包括:
• 问题嗅觉灵敏度
• 方案迭代次数
• 工具创造性使用
• 挫折耐受力
(神秘兮兮)上周用这个评估,发现中班孩子拆解闹钟的坚持时间平均提升了47%!
💡 终极秘诀 💡
最后送给大家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的金句:”要把’老师怎么办’变成’你觉得呢’,当孩子眼睛发亮地说’我再试试’时,教育就真正发生了!”(双手比心)
记得下周教研会我们具体演示”问题漂流瓶”玩法哦!现在轮到你们了:最近班上最惊艳的探索瞬间是什么?(掏出小本本准备记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