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户外变身”声音实验室”?5个让幼儿尖叫的声音探索游戏》
亲爱的幼教同仁们,我是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王雨薇老师。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和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最新研发的”全感官声音探索教学法”。
(先来个灵魂拷问)
为什么我们班孩子总对”响屁虫”玩具比音乐课更感兴趣?因为声音探索本质上就是一场科学+艺术的跨界游戏啊!
【第一幕:打造声音猎人装备包】
我在海淀区蓝天幼儿园做过对比实验:
普通组:直接带到户外
实验组:发放”声音侦探三件套”
- 放大镜(观察振动)
- 纸筒麦克风(聚焦声源)
- 分贝测量卡(自制)
结果?装备组的孩子多发现47%的声音细节!
(冯晓霞教授金句)
“工具是感官的延伸,给孩子脚手架,他们就能建造认知大厦”
【第二幕:5个让园长都来偷师的游戏】
- “大自然的交响乐”(小班必备)
带孩子们闭眼站立,用身体部位表示不同声音:
跺脚=雷声
拍腿=雨声
打响指=鸟叫 - “影子声音配对”(中班爆款)
把铁桶/木块/树叶藏在树后,让孩子通过声音猜影子主人。上周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玩这个游戏时,4岁的乐乐竟然发现:”老师!空桶说话有回声!” - “声音地图”(大班STEAM)
用粉笔划分区域,孩子用符号记录:
❗=突发声响
~~=持续声音
△=高处声源 - “自制乐器实验室”(混龄神器)
准备不同材质容器,让孩子们调试”雨水音乐”:
塑料瓶=清脆伴奏
铁罐=低沉鼓点 - “声音盲盒挑战”(家园共育)
让孩子收集10种自然声响录音,第二天玩”猜猜我是谁”
【第三幕:三个绝不能踩的坑】
- 忌过度干预(说好的探索呢?)
- 忌设备复杂(手机APP不如破铁桶)
- 忌固定动线(孩子发现的”声音小路”往往最精彩)
(最后送大家我的万能话术)
当孩子说”老师这个没意思”时,试试:
“哇!你刚才踩树叶的声音,和迪士尼《海洋奇缘》里毛伊的脚步声好像!要不当次配音师?”
记住:最好的声音教育,是让孩子发现自己就是造物主最棒的音乐玩具!
(看完想试试?明天就带孩子们去操场”偷听”蚂蚁搬家吧!)
【课后小作业】
观察记录:你家娃今天主动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欢迎在评论区Battle~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