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专业!我是李园长,在朝阳区示范园工作了15年,刚好上周刚和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讨论过这个课题。针对”政策延伸后的亲子教育活动开展”,我用”三新模型”给您拆解:
🌟 第一新:政策新导向(2023年基础教育改革要点)
- 教育部新发布的”家园社协同育人指导意见”要求:
- 每月至少1次结构性亲子活动(非单纯开放日)
- 必须包含”家庭教育指导”模块
- 要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参考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3D成长图谱”)
- 实操案例:
我们园借鉴了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的”亲子共玩四步法”:
① 教师示范→② 家庭实录→③ 云端互评→④ 线下拓展
🎮 第二新:形式新突破
推荐三种爆款形式(深圳一幼今年获奖方案):
- “逆向亲子日”:孩子当老师教家长(培养领导力)
- “任务盲盒”:抽签完成STEM挑战(参考清华大学幼儿园的”纸箱机器人”项目)
- “代际工坊”:邀请祖辈参与传统游戏(北京丰台二幼的非遗剪纸案例)
📊 第三新:评价新维度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王振宇教授强调要关注:
- 家长”三观察”能力培养:
- 观察什么(关键发展点)
- 怎么记录(我们提供”哇时刻”便签模板)
- 如何回应(避免”真棒”式无效反馈)
- 使用”雷达图评估法”:
横轴:社会性/语言/运动等5大领域
纵轴:家长参与度/幼儿投入度/发展达成度
💡 特别提醒:
现在最前沿的是”云上亲子圈”模式(广州东方红幼儿园首创):
- 每周发布亲子微任务(不超过15分钟)
- 用抖音亲子挑战赛形式打卡
- 生成AI分析报告(类似叽里呱啦APP的智能测评)
建议可以先从”1+1+X”做起:
1个传统节日活动(中秋做月饼)
1个STEM项目(搭建纸杯塔)
X个自选主题(根据班级特色)
这些方法我们在海淀区6所幼儿园试点后,家长参与率从47%提升到89%,还获得了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创新奖。需要具体方案模板的话,我可以发几份我们园的实际案例给您参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