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实践者,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几个”让反思能力悄悄长出来”的魔法策略✨(配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教授的经典理论更香哦~)
🌟【反思能力培养的”三步脚手架”】
1️⃣ “小镜子时间”计划(每天3分钟)
👉 实操案例:在杭州某省级示范园,孩子们离园前会玩”今日闪光灯”游戏:
“今天哪件事让你觉得自己超厉害?”
“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改进?”
(配上可爱的镜子道具,效果翻倍!)
2️⃣ “问题漂流瓶”互动法
🔥 最新实践:借鉴芬兰赫尔辛基幼儿园的”思考角”设置,我们改良出:
- 用情绪表情包磁贴标记活动感受
- 分组讨论时使用”三色思考帽”(红/黄/绿)
- 记录员用拍立得捕捉合作瞬间供回看反思
3️⃣ 游戏化反思工具包
🎁 强烈安利这些网红教具:
• “成长花瓣记录本”(每日一瓣自评)
• “反思魔法盒”(放入代表收获的物件)
• “班级问题解决树”(挂上写建议的树叶)
💡 关键要诀(来自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
“反思不是拷问,而要像呼吸一样自然”
试试把这些融入晨圈/区角/过渡环节,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开始主动说:
“老师,我刚才应该先分享的…”
“下次我要换个方法搭积木!”
PS:最近在深圳名师工作坊看到的”反思气泡图”超好用,需要模板的老师们可以私信我发资料包哦~ 📩
大家有什么特别的反思培养妙招?欢迎在评论区接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