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在新西兰访学时就被当地”学习故事”(Learning Story)的魔力深深震撼。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充满温度的评价方式如何点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学习故事评价法的核心魅力】
新西兰早期教育专家Margaret Carr教授提出:”学习故事不是对孩子的测量,而是对可能性的发现。”这种叙事性评价通过”注意-识别-回应”三部曲,就像给孩子的人生拍摄一部成长纪录片:
1️⃣ 注意:用手机随手拍下小明在积木区专注搭建的10分钟
2️⃣ 识别:”我发现你创造了对称的城堡结构,还主动邀请乐乐加入”
3️⃣ 回应:”明天我们要不要试试用纸筒做炮台?”
📚【促进自我发展的实践策略】
参考上海明珠幼儿园的案例,我们可以这样做:
🎯 1. 建立”成长档案袋策略”
- 每周精选3个”哇时刻”故事
- 采用”三明治反馈法”:
例:”今天你独立穿好雨鞋(具体行为)→这让我想起《蚂蚁搬家》里坚持的小蚂蚁(联结经验)→下次试试把鞋舌拉出来会更顺利(发展建议)”
🎨 2. 儿童参与式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当幼儿参与评价过程时,其自我认知准确度提升47%。可以:
- 制作”我的高光时刻”表情墙
- 使用”3颗星🌟1个愿望”自评法
例:画画后孩子自评:”我给太阳画了彩虹光(🌟),但还想学画会飞的恐龙(愿望)”
👨👩👧👦 3. 家庭联动机制
借鉴新西兰”故事漂流本”:
- 每周五让孩子带回家1个学习故事
- 家长用便利贴续写家庭观察
样例:老师写”苗苗在园会分享黏土”→妈妈补充”昨晚她把最后一块饼干分给了奶奶”
💡【关键实施要点】
- 描述具体行为代替评判
❌”聪明” ✅”你发现积木长短刚好能跨过水坑” - 突出学习品质
如:”你尝试了4种方式让纸船浮起来,这就是科学家精神!” - 留有成长线索
杭州幼教特级教师王芳建议:”每个故事结尾留个’小问号’,比如’不知道明天你的迷宫会有几个出口呢?'”
🔄【常见问题应对】
Q:记录太耗时怎么办?
A: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做法值得参考:
- 建立”速记符号系统”:△代表合作行为,💡代表创造性解决
- 每日重点观察2-3个孩子,一周覆盖全班
记得我在成都某幼儿园看到的感人一幕:5岁的天天翻看自己的学习故事集时说:”原来我这么会解决问题啊!”这种积极的自我认知,正是学习故事最珍贵的礼物。让我们用温暖的笔触,为孩子写下通往未来的成长密码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