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PBL打开幼儿的”世界之窗”:这5个跨文化项目让孩子从小看全球✦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曾说:”幼儿的国际视野不是简单教几个英语单词,而是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思维方式。”项目式学习(PBL)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载体,让我们用沉浸式体验代替说教,一起来看看如何操作:
🏆 一、真实情境下的”小公民项目”(4-6岁)
▶️ 案例:深圳某园开展的”一带一路小货郎”项目
- 幼儿分组经营”丝绸/香料/瓷器”商店
- 用自制货币进行跨国贸易游戏
- 录制中英双语商品介绍视频
(TIP:参考IB课程中的”我们如何组织自己”超学科主题)
🌐 二、技术赋能的”环球记者站”(5-6岁)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曾做过”幼儿数字化叙事”研究,结果显示:
- 使用平板电脑视频连线海外姊妹园
- 制作”世界天气地图”(贴不同气候带服饰贴纸)
- 开展”Zoom国际儿童会议”(提前录制问题视频)
🎨 三、文化体验的”艺术无国界”(3-5岁)
上海知名园长温剑青分享过:
• 项目1:”世界颜色护照”(印度Holi节彩粉画→日本蓝染)
• 项目2:”声音地球仪”(非洲鼓圈→阿根廷探戈节奏游戏)
• 项目3:”全球午餐盒”(用超轻黏土制作各国典型食物)
📊 四、数据可视化的”世界之最”(5-6岁)
借鉴瑞吉欧的”儿童百种语言”理论:
✓ 用乐高统计各国小朋友身高
✓ 用折线图比较南极北极温度
✓ 用图画日记记录”如果我是…”(巴西雨林科学家/荷兰风车匠人等)
💡 五、家长参与的”家庭文化周”(全龄段)
借鉴哈佛大学”零项目”Visible Thinking策略:
✨ 文化展示台:邀请外国家长展示传统服饰/器物
✨ 故事接龙:用不同语言讲述同一个童话
✨ 全球厨房:家长带领制作简易跨国料理
⚠️ 关键提醒(来自OECD学前教育报告):
- 每个项目持续2-4周为宜
- 避免文化刻板印象(如只展示非洲草原动物)
- 注重过程性评估:用”世界小公民能力画像”替代打分
就像芬兰赫尔辛阿育幼教中心园长所说:”当孩子们为保护亚马逊雨林的动物设计解决方案时,他们眼中的光就是全球胜任力的萌芽。”不妨从明天开始,和孩子一起拆开这个名为”地球”的惊喜盲盒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