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版”创客空间”:混龄科学启蒙的N+1种打开方式】✨
混龄教育中的科学小发明活动简直就是天然的STEAM教育实验室!我是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Lina老师,曾带领2-6岁混龄班完成”彩虹饮水机””太阳能滑翔机”等20+获奖小发明,今天分享几个让大小孩子都尖叫的实践妙招👇
🌟 差异化分组黄金法则
参考蒙台梭利混龄教育理念,我推荐”3-2-1钻石分组法”:
- 3岁组:负责材料分类/基础组装(匹配具体形象思维特点)
- 4-5岁组:执行实验记录/简单机械拼接(顺应逻辑思维萌芽期)
- 5-6岁组:主导原理设计/问题解决(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点:每组必须包含各年龄段幼儿,像乐高积木般优势互补
🔧 材料分层准备技巧
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开放式材料能激发120%的创造力:
• 基础层(适合小龄):吸管/纸杯/橡皮泥等安全材料
• 进阶层(适合大龄):齿轮组/简易电路/放大镜等探索工具
• 彩蛋材料:准备”神秘材料箱”(如太阳能板),由大孩子申请领取
🎯 项目式学习四步法
借鉴HighScope课程模式,我们这样开展:
- 启动会:用绘本《小牛顿的科学馆》引出问题,大孩子记录想法
- 头脑风暴:采用”1大带2小”分组,用思维导图记录创意
- 实践验证:设置”帮手轮岗制”(如工具管理员/质量检测员)
- 成果发布会:小孩子展示成品,大孩子解说科学原理
💡 真实案例分享
上周我们班制作的”风力小船”:
- 3岁宝宝负责用蜡笔装饰船体
- 4岁组测量泡沫板尺寸并裁剪
- 5岁组设计船帆角度测试表
- 6岁孩子总结出”45°角受风最优”的结论
📌 必备教师支持策略
-
问题脚手架: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问
- 对小龄儿:”你觉得轮子装在哪个位置更好玩?”
- 对大龄儿:”如果加入齿轮传动会怎样?”
- 角色勋章系统:颁发”创意总监””材料大师”等称号,强化团队意识
- 过程性评价:采用”彩虹评价表”——红黄蓝三色贴纸分别代表合作/创意/坚持
记得我们园长常说:”混龄教育就像调鸡尾酒,不同年份的原料碰撞才有独特风味。”当3岁宝宝骄傲地说”我和哥哥造了会唱歌的机器人”时,你就知道这种跨越年龄的合作多么神奇!🚀
【课后小任务】下次可以试试”废物改造发明家”主题,记得准备些奶粉罐/纸箱等生活材料,你会被孩子们的创造力惊掉下巴!需要具体教案模板可以私信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