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幼儿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四维赋能”方案
作为深耕学前教育信息化15年的研究者,结合北师大李敏谊教授团队最新发布的《托幼机构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我认为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建立”工具-思维-场景-生态”四位一体的信息化能力成长体系。
一、OMO混合式工具应用能力(看得见的赋能)
- 智能环创工具:掌握Canva幼教版、园钉等设计工具,如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幼儿园教师运用AI辅助生成个性化环创方案
- 数字观察系统:熟练使用”成长档案”等APP进行幼儿行为分析,参考浙江师范大学秦金亮教授提出的”数字画像”技术
- 互动教学平台:精通常青藤爸爸、ClassDojo等平台的双向互动功能
二、数据思维重塑(看不见的升级)
- 建立幼儿发展数据库:借鉴南京师范大学郭力平教授的”幼儿行为编码系统”
- 掌握基础数据分析:包括出勤率、活动参与度等基础指标的解读
- 运用可视化工具:如用思维导图呈现幼儿发展轨迹
三、三大典型场景突破(实战演练)
- 家园共育场景:参考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的”云端亲子日”模式
- 个性化指导场景:运用AI推荐系统实现”千人千面”的活动推送
- 保育联动场景:尝试上海中福会托儿所的”物联网+健康监测”系统
四、持续进化机制(长效机制)
- 建立个人数字成长档案:记录每个信息化教学案例
- 参与虚拟教研共同体:如加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线上教研组
- 定期对标《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进行自评
特别提醒: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强调,信息化工具必须服务于幼儿的真实发展需求,切忌陷入”技术炫技”的误区。建议教师每学期选择1-2个痛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北京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的”三年信息化成长阶梯”经验值得借鉴。
(结语)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建议从明天就开始:录制第一个教学活动视频进行自我分析,这将是您信息化成长之路的重要起点。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