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来豆趣
春光照大地 百花齐争艳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与孩子一同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春日是播种的时节,让我们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深化教育理念,激发孩子们的潜能。携手共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春日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去寻找豆豆以及豆制品,一起做个小调查。在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有的上网查询,有的出门寻找豆豆,最后发现,原来豆豆有很多种类,比如:红豆、绿豆、黑豆。豆制品也很多比如:豆浆、豆腐、豆芽等等。
我认识的豆豆是什么样的?豆子生长需要什么?跟豆豆有关的食物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展开了一场豆豆大调查。
1
小朋友们都爱豆豆!像黄豆、绿豆、红豆,都是常见的小豆子。黄豆圆滚滚的,可以做成豆浆、豆腐;绿豆小小的,煮成绿豆汤能解暑;红豆甜甜的,常用来做甜品。还有豌豆,它长得胖胖的,可以炒菜吃。这些豆豆不仅好吃,还很有营养呢!
2
孩子们简单的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知道豆豆会发芽,会长出小叶片,会长出根,会开花,会结出果实(豆豆)。
3
第一次观察:(第1天)
今天开始进行豆豆的水培实验。首先,选用了圆润且小巧的豆豆,将它们放入清水中浸泡。豆豆表面光滑,色泽自然。在清水的浸泡下,它们静静地躺在容器底部,等待着萌发的时刻。初步观察,豆豆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期待着明天它们能带来惊喜。这将是一场有趣的观察之旅,记录豆豆每一天的成长变化。
第二次观察:(第5天)
宝贝们的水培豆豆,绽放生命的嫩芽。白白的小芽尖,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好奇的心灵。宝宝们专注地观察,用小手轻轻触摸这份生机。拿起画笔,描绘小芽的娇嫩,记录成长的喜悦。纯真的眼中映出绿色的希望,每一次观察都是新的发现。水培豆豆的发芽奇迹,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
第三次观察:(第10天)
孩子们兴奋地围坐在桌前,画笔在纸上跳跃。他们仔细观察着水培豆豆,眼中满是好奇。豆豆的芽儿又长高了一点,像个可爱的小精灵。有的孩子画出了芽儿的嫩绿,有的则着重描绘了豆豆的纹理。每一幅画都记录着他们发现的点滴变化。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互相分享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着芽儿的生长。
第四次观察:(第15天)
王芷伊:老师,今天的豆豆上面长出了两片叶子。
今天孩子们观察到水培的豆芽长出了两片小叶子,他们非常兴奋。叶子是嫩绿色的,形状像爱心。豆芽的茎变得更粗壮了,支撑着两片小叶子向上生长。他们仔细观察叶子的纹理,并让老师用拍照的方式记录下这个有趣的发现。
教师思考:
在一次次细致入微的观察中,孩子们总有新奇的发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背后藏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一次互动都像打开一扇新窗,他们的成长点滴都值得细细品味。
1
苏打白醋实验
准备:透明杯、搅拌棒、清水、白醋、黄豆、小苏打、绿豆
目标:观察小苏打与醋的反应,初步了解产生气泡的原因;喜欢在实验中尝试和探索
玩法:
1.小苏打倒入杯中,并加入清水
2.利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多次少量加入白醋
4.倒入少量黄豆,观察黄豆变化
科学原理:
小苏打与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就是杯子里的小气泡。小气泡附着在豆豆周围,相当于给黄豆套上了游泳圈,豆豆就向上漂浮起来;到了上面气泡接触到空气,气泡破裂,豆豆由于重力叉沉下去。如此反复,就看到“会跳舞的豆豆”啦!
当我们用黄豆做实验的的时候,黄豆跳不怎么起来,怎么办呢?
潘圣煊:老师,黄豆太大了,我们用绿豆。
哇,绿豆小巧,一下子就跳起来了。
雪碧实验
玩法:雪碧倒入杯中,放入绿豆,幼儿观察
实验原理和小苏打白醋产生的二氧化碳原理是一样的。
实验的时候,我们选择孩子们说的绿豆来进行实验。当雪碧倒入杯子中,放入绿豆后,绿豆在水中欢快地跳跃。气泡不断上升,带动绿豆上下浮动,仿佛在跳一支轻快的舞蹈。孩子们瞪大眼睛,兴奋地观察着这一奇妙的现象。
2
小朋友正在专注地进行豆豆分类游戏。她们使用镊子仔细地将不同种类的豆子分拣到各自的盘子里,显得非常认真和投入。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她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培养了她们的耐心和细心。
在豆豆分类活动中,严好小朋友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她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用镊子在盘子里一颗一颗地夹豆豆,而是直接将豆豆放在手上进行分类。这种方法不仅速度快,而且分类准确,展现了她的细心和观察力。
孩子们将五颜六色的豆豆分类好后,小心翼翼地装入小杯子里。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迫不及待地拉着好朋友的手,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阳光下,豆豆在杯中闪烁着光芒,孩子们纯真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这是友谊与成长的美好瞬间。
3
孩子们正在进行一场数豆比赛,她们需要将豆豆圈到自己前面的数字圈圈里。孩子们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专注和认真,显示出对任务的投入。她们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谨慎,力求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比赛不仅考验了她们的数学能力,还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整个活动充满了乐趣,孩子们在比赛中享受着学习的过程。
4
孩子们正在玩圈豆豆的游戏,根据出示的数字来圈出相应数量的豆豆。吴星岚小朋友做得非常正确,每个数字对应的豆豆都圈得准确无误。其他孩子则显得有些难度,特别是在圈5和6颗豆豆时,有的孩子会多圈或少圈一两颗。他们一边数着豆豆,一边用笔仔细地圈着,偶尔还会互相帮助,场面十分温馨。
5
这是一个躲避豆豆的游戏,孩子们谨慎地围绕纸上的豆豆绘画,避免触碰。他们展现创意,用多彩笔触描绘背景和图案。观察中发现有的孩子小心翼翼,有的则大胆构图。多数孩子遵守规则,豆豆保持原位,作品充满童趣。
6
在纸盒前端挖了一个小洞,作为小鸡的嘴巴。随后在纸盒上画上了可爱的小鸡图案,增添趣味。抓了一把绿豆放入纸盒中。孩子兴奋地抓起纸盒,开始左右上下摇晃。
老师,这些豆豆小鸡都喜欢吃,说完把瓶子里的豆豆倒进纸盒里,开始玩起来喂小鸡游戏。
纸盒里的豆豆在晃动中时不时从小洞漏出,就像小鸡在吃豆豆。孩子专注地摇晃着,眼中满是好奇。观察发现,孩子在摇晃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力度,努力让豆豆更多地通过小洞漏出。他们会时不时停下来,观察纸盒里的豆豆数量,然后再继续摇晃,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沉浸在这个简单的喂小鸡吃豆豆的游戏中。
7
在益智区,老师精心准备了多种操作材料,如找出不一样的豆豆并圈出来、数与量的一一对应等任务。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进行观察和记录,他们仔细辨认每一个细节,努力完成每个挑战。例如,在找出不一样的豆豆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识别出细微的差别,并准确地标记出来。而在数与量一一对应的活动中,他们根据点卡上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数学概念,也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展现了极大的专注力和学习热情,同时也享受着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了他们全面发展。
8
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种豆》游戏,孩子正在玩体育游戏《种豆》。孩子们分成三组,每组都有几个“豆田”。他们跳着、欢笑着,将手中的“豆子”尽可能准确地扔到“豆田”里。有几个孩子特别活跃,扔豆子的动作又准又有力。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充满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场面十分热闹。
9
简化版“炒豆豆”游戏
两个或多个小朋友面对面手拉手,一起念儿歌:“炒豆豆,炒豆豆”。当念到“抄完豆豆翻跟头”时,孩子们向后跳并转身背对背。继续念儿歌,再次跳跃转回,回到面对面的位置。游戏可以在孩子们重新面对面时结束,也可以继续进行。这个游戏帮助孩子们提高动作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愉快的氛围中促进语言发展。
10
孩子们用各种豆豆和黏土制作一碗香喷喷的豆豆粥
潘芷熙:老师,你看我的豆豆粥,豆豆是有规律的排排队的。
吴星岚:我的是用大米做的豆豆粥,南迪是用小米做的豆豆粥。
王芷伊:我在我的碗上画了很漂亮小花小草的图案。
11
孩子们用各种豆豆和黏土制作他们最爱的披萨。有榴莲味、牛肉味、香蕉味等等。
12
点点,点豆豆,点了一颗甜豆豆,啊呜~好甜呀点点,点豆豆,点了一颗酸豆豆,啊呜~好酸呀!点点,点豆豆,点了一颗辣豆豆,啊呜~好辣呀!点点,点豆豆,点了一颗苦豆豆,啊呜~好苦呀!点点,点豆豆,点了一颗爱豆豆,么啊!!!!
13
叶南迪和陶恩格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豆豆,发现豆豆在放大镜下显得更大了。他们让我拍照记录下了这个有趣的发现,放大镜下的豆豆看起来比实际大了很多。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豆豆的纹理和细节。 这个实验真有趣,放大镜让小东西变得这么大!
13
都有哪些豆豆美食呀,听小朋友说了那么多,那老师来跟你们聊一聊关于豆豆的美食吧!有红豆沙、绿豆糕、各种豆的豆浆,还有各种豆类熬成的粥等等。
美食一:红豆绿豆薏米汤
叶南迪:里面有绿豆红豆。
缪肖航:老师,那个白白的是什么?
这是薏米,今天这个汤是红豆绿豆薏米汤清热解毒,美容的,喝了身体很健康。
美食二:豆腐乳
潘圣煊:老师,这是霉豆腐,我家也有
翁昕桐:豆腐乳有酒味。
王洛灵:颜色红红的,好看。
美食三:豆浆
观察黄豆:让幼儿观察各种豆豆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讨论用途:介绍豆豆可以制作豆浆、豆制品等。
清洗豆豆:指导幼儿将各种豆豆放入水中清洗,去除杂质。
浸泡豆豆:将豆豆浸泡在水中,时间为6-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使用豆浆机:教师讲解豆浆机的使用方法,注意安全。
操作演示:将浸泡好的豆豆和水加入豆浆机,启动机器制作豆浆。
添加糖:根据口味,适量加入糖调味。
品尝分享:将煮好的豆浆倒入杯中,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豆浆,分享感受。
15
课程增添环境布置,激发幼儿探索欲。设计多彩学习角落,促进互动与想象。结合实际教学,创造适宜成长的空间。旨在通过环境教育,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教师的话:
在“豆豆发芽记”等活动中,孩子们水培豆豆、观察记录,见证了生命的奇迹,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更在潜移默化中灌输了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价值观。课程中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学会分享、沟通与协作,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同时,豆豆课程也启示我们,教育应是一个激发潜能、引导探索的过程,而非简单的知识堆砌。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需给予适当的阳光、雨露和关怀,便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来源:小二班
编辑:高老师
一审:小段组
二审:课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