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益智区
(一)益智区的教育作用
1.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觉,调动了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进行观察比较,感受物体形状,识别物体颜色,比较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等方面的欲望。
2.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3.在棋类游戏中,幼儿的分析、综合、推理、概括能力得到发展。
4.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以及细心和专心做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益智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1)数学的内容。有计数、计算、分类、排序、等分、测量等。
(2)构图造型。有图形片构图,形体拼折构图,皮筋、回形针拼图等。
(3)棋类和扑克牌等。
2.材料的提供
(1)数学的材料。如计算器、排序板、分类盒、计数卡、式题、尺、笔等等。
(2)构图造型材料。如七巧板、几何拼图、皮筋构图等等。
(3)棋类。如斗兽棋、飞行棋、跳棋、象棋、围棋等。
(4)扑克牌等牌类。
3.场地的设置
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
(三)各年龄班益智区的指导
益智区内的活动包括了数学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正规教学活动的延续,对它的指导与正规教学活动的指导基本相同。
棋类和扑克牌等游戏具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对它们的指导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
1.小班
小班幼儿尚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
2.中班
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他们对规则的掌握和执行情况。要鼓励幼儿关注游戏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不按规则游戏赢了也不光荣。
大班幼儿已有独立游戏的能力,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要求他们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