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喜气洋洋。节日本身不仅是一种文化,也蕴涵着潜在的教育资源。为了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公民,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竭力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继续渗透到幼儿园里,宝典精心打造了2018 “瑞犬迎春,欢庆元旦”活动策划方案。
01
活动主题
“瑞犬迎春,欢庆元旦”
02
活动形式
分为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集体活动为节目表演为主,分散活动为幼儿和家长的体验活动为主。
活动准备:
一、活动开始前一周准备
1.收集孩子的全家福照片,或录制拜新年的视频,用于演出开始前,放给观众席的家长们。
2.搜集关于元旦和新年的古诗词装饰教室环境,及狗年对联贴在班级门口。
二、当天表演前准备
1.开场前,循环播放《步步高》作为背景音乐。
2.通往活动区域的沿途中,安排着统一服装的教师引导家长到达指定地点,陆续入座。
3. 此次活动将由两名教师和两名幼儿来主持。
4. 活动结束时播放背景音乐《小狗圆舞曲》。
03
具体活动流程
一、集体活动
(一)舞蹈《新年快乐我的爱》
活动准备:音乐《新年快乐我的爱》、统一服装
表演人员:中班/大班16名幼儿
(二)诵读《弟子规》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平湖秋月》
活动人员:所有小班幼儿,每个班分段进行。
活动过程:
1.当音乐《平湖秋月》响起时,小班幼儿从1班开始按顺序上场,每个班负责《弟子规》中的一个章节,轮到哪个班由哪个班上场;
2.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表演,教师站在幼儿的后面,教师需提前将幼儿在台上的队形排好。
3.幼儿上场后先鞠躬,然后齐诵章节名称和内容,齐诵后集体鞠躬。
备注:以每园有4个小班为标准来设定的《弟子规》齐诵内容:若园中没有那么多小班可灵活安排,但要保证小班幼儿能够都有机会表演。
(三)情景剧《孔融让梨》
活动准备:塑料水果筐(一个)、梨(若干、可以把筐填满)、小圆桌(一张)、小椅子(九把)、图书(两本)、拨浪鼓(两个)、小皮球(一个)
活动人员:可由一名幼儿的爸爸扮演孔融的爸爸、中班幼儿(六名)、两名幼儿齐诵《三字经——孔融让梨》、一名教师(读旁白)、一名幼儿(扮演“邻居”)
活动过程:
1.主持人报完幕后表演剧的幼儿先上场,摆好一个场记:父亲和两名幼儿(其中有“孔融”)坐在圆桌旁看图书,两名幼儿在圆桌的左边手拿拨浪鼓,另外三名幼儿在圆桌的右面蹲着玩一个小皮球。
2.两名负责朗诵的幼儿手拉手上场,鞠躬后齐诵《孔融让梨》(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齐诵完毕后鞠躬下场。
3.开始进行表演
4.表演结束后集体在台前鞠躬下场。
(四)教师群舞《你同我心》
活动准备:音乐《你我同心》
活动人员:每班一名教师
(五)大合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活动准备:音乐《乘着歌声的翅膀》;统一服装(上衣蓝色、下衣白色或上衣粉色、下衣白色);立式话筒四个、无线话筒一个;三层台阶阶梯。
活动人员:大班/学前班演唱者若干名,领唱一名,指挥员(老师)一名
二、 分散活动
(一)买卖区
活动准备:
1.提前通知家长和幼儿准备摊位所需物品(玩具和幼儿书籍均可),标明价格。
2.教师根据参与家长和幼儿人数准备桌子,将桌子之间相连摆成排。分成玩具区和书籍区。
活动过程:
1.教师在班级组织家长和幼儿把带来的书本和玩具分别摆放到相应区域;
2.教师宣布活动开始,家长和幼儿可准备自己的摊位,售卖自己带来的杂货;
3.教师宣布活动结束,统计出获胜者予以表扬和奖励。
(二)书画区
1.亲子鱼拓画
活动准备:橡胶鱼、生宣纸、国画颜料、小刷子
活动过程:家长和幼儿共同体验传统艺术“鱼拓”,作品完成后可进行园所展示。
制作步骤:
1.用小刷子把颜料均匀地涂在鱼的身子上,把生宣纸轻轻地盖在沾满颜料的鱼身上,用手轻轻地拍,将颜料拓印到纸上。
2.用笔给拓印在纸上的鱼描画眼睛(也可以用画笔在鱼的周围画上一些水草等)完成。
2.制作“福”字
活动准备:打印好的福字、红色手工纸、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幼儿将红色手工纸撕成小块碎片,将纸片粘贴到打印好的“福”字上。
3.写对联
活动准备:写对联用的条形红纸、毛笔、墨汁、参考对联。
活动过程:家长和幼儿共同书写对联,作品可带回家。
(三)表演区
1.杂技表演
活动准备:纸盘若干、废旧报纸若干、胶水或胶布、剪刀、颜料。
活动过程:
1.家长可带着孩子在纸盘上进行绘画和涂色。
2.家长带着孩子卷若干纸棍,然后用纸棍将纸盘顶起,如图。
3.由小朋友手拿纸棍,将盘子顶起,体验不能将纸盘掉落,感知平衡。
2.模特表演
活动准备:废旧报纸若干、胶水或胶布、剪刀、颜料。
活动过程:
所有幼儿将自己之前编织好的中国结在妈妈身上做装饰,可做发饰、衣着装饰、耳环等,请妈妈做模特,和幼儿一起依次或分组展示孩子的设计。最后一起向大家拜年,家长、老师和孩子合影留念。
3.情景表演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年”的故事》。
活动过程:
1.选择3名幼儿分角色,分别扮演“年兽”、白发老人、老婆婆。
2.教师念旁白,引导每个演员读一读自己的台词,彩排表演。
3.正式表演,如果时间允许,可多选一些幼儿进行表演。
(四)游戏区
1.竞技游戏:竹蜻蜓比赛
活动准备:竹蜻蜓、水彩笔。
活动过程:
制作竹蜻蜓,步骤如下:
1.根据自己的想法用水彩笔对竹蜻蜓进行装饰。
2.将小竹棍插到竹蜻蜓中间的孔中,完成。
3.将幼儿分组,每组两人,竹蜻蜓飞得高者获胜。然后获胜者再次两两比拼,决出最终的获胜者。
2.亲子游戏《核算压岁钱》
活动过程:组织所有家长和幼儿体验游戏《核算压岁钱》。
游戏玩法:
1.将参赛人员分为四组,每组有四名教师负责核对。幼儿和爸爸在起点站好,妈妈坐在终点的小椅子上等候。2.当听到哨声时,爸爸随意给幼儿两张数字卡片,由幼儿跑着将数字卡片送到终点妈妈处,幼儿用这两
个数字进行加法运算,然后由妈妈在纸上列式记录,幼儿再匆匆跑回起点继续游戏。
3.当所有数字卡片均已完成加法后,由妈妈计算总数,最后拿着结果跑回起点,由教师进行核对,看是否正确。看哪组家庭最先回到起点并且计算正确。正确完成的家庭需挥手向裁判示意。
游戏规则:
1.幼儿每次只可拿两张数字卡片。
2.必须在所有数字加完列式完毕并计算出总数时,妈妈才可返回起点。
3.优胜者的条件是必须以最快速度完成返回,且每个数目计算无误。
4.若幼儿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妈妈不可更正提醒,只能按照错误的结果列式并计算最终结果。
5.当幼儿在运送卡片过程中出现卡片掉落的现象,需从原地捡起后继续前行。
(五)手工区
1.扎染
活动准备:
1.手绢、扎染颜料、橡皮筋;
2.小盆若干、温开水、一次性手套若干、保鲜膜。
3.老师统一调配染料、调配比例1:80
4.将调配好的染料均匀倒在小盆中(每组幼儿共用一个盆的染料)
活动过程:
制作扎染,步骤如下:
1.用橡皮筋将白色棉布手绢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进行捆绑。
2.将捆绑好的手绢放到染料盆中,使其全部浸泡在里面。
3.浸泡10—30分钟后,拿出用保鲜膜裹起来,静置24小时后,打开晾干,用清水冲洗,再晾干,完成。
4.备注:若用于展示,用保鲜膜裹10分钟后可拿出进行展示,展示完后需继续用保鲜膜裹起来,进行上色。幼儿在操作和展示过程中,如不慎将颜色染到皮肤上,用香皂或洗手液多洗几次即可,但切记不要将颜料沾染在衣服上。
2.制作唐装
活动准备:白卡或者白纸
活动过程:
1.把唐装从纸卡中顶出。
2.用水彩笔把空白的唐装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把线绳对折,对折处穿过肩上的孔,用对折处将线绳的另一端套住,如图,另一边相同;两条线绳在背后交叉,两端各自穿过腰部的孔后,于后腰处打结系好,“唐装”就穿在身上啦。
(六)歌谣区
活动准备:歌谣《过年歌谣》
活动过程:
最后教师带领幼儿和家长学习《过年歌谣》当幼儿慢慢熟练,可结合手部游戏“你拍一,我拍一”或者腿部游戏“编花篮”的趣味方式。
过年谣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附:年的故事情景表演剧本
第一幕: 旁白: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表演:一名幼儿扮演“年兽”,头戴年兽头饰,做吼叫状。旁白念完后,年兽说“啊呜——我是年兽,我要吃掉你们!”然后下场。
第二幕: 旁白: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表演:一个幼儿扮演白发老人,一个幼儿扮演老婆婆。台词:白发老人:只要让我在你家住一晚,我一定能将“年”兽赶走。老婆婆:年兽可厉害了,我劝你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你不走,我们走了。拜拜!旁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第三幕: 旁白: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台词:白发老人:年兽,你别跑(然后做放鞭炮的动作);年兽:啊,什么声音,震死我了!(捂住耳朵,做颤抖和害怕状;)旁白:“年”兽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表演:白发老人跟随旁白语言做哈哈大笑的动作和声音;年兽做逃跑状,下场。
第四幕: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