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们的抵抗力较弱,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为了让宝贝们在秋日里快乐又健康的成长,幼儿园为家长们准备了一份,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概况和防护指南,希望家长们能够和幼儿园携手,加强预防,让孩子远离传染病。
01
常见的传染病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至72小时,通常为24至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最容易发生与流行。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流感是属于一种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主要是由于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等。
02
预防传染病,二环在行动
1.及时发现和规范管理病例
做好幼儿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查因等工作。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要及时就医并隔离管理。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向所属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2.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的管理
提供安全饮用水,做好饮用水管理,对饮用水供水管网的破损、渗漏情况等进行排查,对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做好饮用水水质检测,确保供水安全。做好食品原料和加工环节的监管,注意生熟分开,彻底煮熟煮透。
3.加强厨工、保育员等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幼儿园对厨工、保育员健康状况监测,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肠道传染病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医,杜绝带病上班。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配餐分餐都要做到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4.做好手卫生
手是活动次数最多的身体部位,也极容易传播,一定要多洗手,严格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每个步骤不少于10下,总时长保持在3分钟内,冬季洗手要先卷袖子,不带配饰,养成饭前便后,活动结束后,接触污物后,入园前离园回家前等洗手的好习惯,防止细菌传播。
5.教育幼儿咳嗽礼仪
不要直接对着人或物喷,可以用纸巾或者手肘部遮挡,避免飞沫传播,培养文明的咳嗽礼仪。
6.培养一人一餐具
独立自主进食,不交叉使用,增强个人卫生意识,降低传染性机率。
03
家园配合
及时接种疫苗做好手卫生
幼儿园会定期提醒家长及时去当地社区卫生院接种疫苗,大大降低传染率。
提高卫生安全防范意识
家长朋友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网络知识,学习相关传染病的知识,提高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如在家有疑似症状,可先居家隔离观察,及时就医,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工作,提供病例或检验报告,幼儿返园需提供医疗机构的返园证明,确保每位幼儿能有一个正常有序安全的学习环境。
04
户外活动
病毒虽然可怕,但是我们不必惊慌,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健康监测,把好健康每一关。
教师会根据秋冬季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选择强度适中、动静结合的活动项目。例如,小班幼儿以散步、玩沙、堆积木等轻度活动为主,中班幼儿开展拍球、跳绳、户外游戏等中度活动,大班幼儿进行跑步、接力赛、器械操等稍高强度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会控制活动时长,避免幼儿因过度运动出汗过多而着凉,同时注重引导幼儿保持适当的活动距离,避免相互追逐、拥挤引发接触性感染。
加强预防,适当锻炼,我们防患于未然,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解琳
一审一校|解琳
二审二校|张腾文
三审三校|张艳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