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许卓娅:幼儿园创意戏剧教育中的剧本创作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许卓娅:幼儿园创意戏剧教育中的剧本创作-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许卓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创意戏剧不同于仅仅追求演出效果的“剧场戏剧”,它以幼儿的参与为根本,以幼儿各方面发展为诉求,可以说,“以儿童的意愿、努力和健康成长为中心”是创意戏剧教育的主要特征。


剧本是戏剧工作的开端,也是最基础的工作。过去,剧本创作通常是由教师或专业戏剧创作人员来完成。我们发现,只要引导得当,幼儿是完全可以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的。

剧本创作中的主题和内容来源
1、教师或专业人员创作的剧本


《小河马的牙》是教师为小班幼儿创作的剧本。故事讲的是小河马贪吃糖果,把牙齿吃坏了,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补好牙齿并养成了刷牙的习惯。最初,教师在剧本中编写了较多的对话,但进入排练流程后发现对话过多,小班幼儿表演起来比较困难。在反复尝试之后,教师将大量对话改成了少量对话和旁白,让幼儿集体用动作进行表现,以适应小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全剧一共分为三幕,第一幕的主体是长牙舞(集体表演舞)和吃糖舞(邀请舞),第二幕主体是蛀虫舞(牙齿和蛀虫的互动表演舞),第三幕的主体是刷牙舞(集体歌 伴舞)。其中的“吃糖舞”和“蛀虫舞”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升华出来的,其戏剧冲突能为幼儿理解和接受,动作表演难易适当,趣味性强,深受小班幼儿喜爱。在创意戏剧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选用由专业人员创作的剧本么。

2、根据经典故事建构的剧本


来自绘本、动画片、电影、电视或舞台剧的经典儿童故事,往往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文化精华。其中那些主题、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趣味性强,结构简单,有明确的戏剧冲突,便于幼儿用动作表现的故事,可以改编成剧本,例如《三只小猪》《小红母鸡的面包》《丑小鸭》《国王的新衣》等。在改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一些问题的价值判断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新的价值观重新考量、调整原故事情节。例如,在《三只小猪》中,教师淡化了老大、 老二的懒惰、马虎等不良个性,突出了三兄弟对草房、木房、砖房的个性化追求;在《小红母鸡的面包》中,教师淡化了其他动物贪玩以及想不劳而获的性格缺陷, 突出动物之间互相帮助的优点;在《丑小鸭》中,教师淡化了嘲笑、欺辱等情节,增加了父母、养母和兄弟姐妹们对丑小鸭在勇敢地与猎人周旋过程中得到芦苇的帮 助等情节;在《国王的新衣》中,教师努力淡化皇帝出丑的环节,突出表演了皇帝和大臣害怕、焦虑的情节,力图让幼儿理解皇帝和大臣们并不是坏人,他们只是因 为爱慕虚荣才上了当。


3、课程事件与经典故事结合建构的剧本


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曾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某日,孩子们偶尔发现一只死去的蚂蚱,由此引发了“昆虫是怎样过冬的”这一长达两个月的主体探究活动。教师希 望将孩子们的探究结果创编成童话剧,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框架。最终,教师想到了经典故事《蚂蚁和蟋蟀》。结合这一课程事件,在整个剧本的创编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女孩们用绳网将黄色乒乓球连成一长串藏在裙子下面,以逼真地表现蝴蝶产卵后死去的舞蹈;男孩们将吸管咬在嘴里说话,以形象地表现蚊子尖锐的口器和嗡嗡声;有的孩子还特别提醒扮演蟋蟀的孩子走路时要拖着腿,以表示饥饿,说话时声音要颤抖,以表示寒冷……这个戏剧孩子们后来演了很长时 间,百演不厌。

4、根据主题活动进程建构的剧本


在主题活动“我和大树做朋友”逐步展开的过程中,以环保为主题的剧本创作也同时展开。教师很自然地引导幼儿讨论出了剧本的主线:树的生长、树的作用、树的特 征、树的保护,后来,幼儿还发现大树在四季里的变化非常明显,于是,他们又理出了辅线:树的春、夏、秋、冬四季。经教师引导,幼儿觉得这两条线索是可以合在一起的,于是得出这样一条线索:春天,是树生长的季节;夏天,大树枝繁叶茂;秋天,树叶变黄、落了;冬天,大树需要保护。大家把剧名定为《大树的故 事》,大树的四季故事成为剧本的中心内容。为了使故事剧情更加完整,在教师的建议下,幼儿又在剧本中增加了序幕和尾声。全剧共分6幕。序幕:年轮(大树爷爷您几岁)。第一幕:春(树的生长)。第二幕:夏(树的作用)。第三幕:秋(树的特征)。第四幕:冬(树的保护)。尾声(我和小树共同生长)。这样,一个完整的剧本框架就创作成了。

5、幼儿个人、小组和家园合作建构的剧本


在初步确定主题、内容或剧本框架之后,对于年龄稍大的中班或大班幼儿,教师可以与他们个人或小组进一步讨论每一幕的具体内容,并用流程图的方式记录下来,或交给幼儿一些方法,如画图或贴图、结构图填空等,帮助他们把创编的内容记录下来。另外,也可以采取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幼儿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剧情,回家后 在父母的协助下进行剧本创作和记录。

在幼儿完成每一幕的剧情创编之后,教师请幼儿轮流展示具体的创编内容,全班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几个版本,必要时将选出剧本或片段简单地演一演(一般由剧本创 作者自行表演),供集体观摩。之后,再由幼儿和教师选出最适合表演的剧本,或将不同的意见加以整合,作为最终演出的剧本。


剧本创作中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1、尊重幼儿对剧本的选择

孩子们选择的剧本,可以是成人为他们编写的,也可以是他们集体参与改编的,还可以是他们自己编的。只有幼儿真正参与选择、改编和创作的故事,才能真实地反映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在创作《小树叶历险记》这个剧本时,班级投票选出了两个剧本。这两个剧本中的小树叶经 历的事情各不相同:一个剧本中的小树叶进行了一系列的漂流,最终被小朋友捡起来作为书签保存;另一个剧本中的小树叶和小牛、霸王龙等经历了爬山、游玩、吃 零食的快乐历程,最后被大恐龙吃进了肚子,但是小树叶想尽办法在恐龙肚子里面打洞,最终回到了大树妈妈的身边。仔细分析这两个剧本,我们会发现,它们都表 现出了破涕为笑这样一种悲喜交加的情感。我们发现他们在选择剧本时通常偏向悲喜剧。他们常常喜欢创作小老鼠、小鱼、小牛、大鲸鱼等小动物的故事、充满幻想,天马行空,反映的大多是友谊、勇气、亲情、恐惧等主题。戏剧创作过程反映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反映着他们对成长过程的思考。

在选择剧本的时候,班里往往会出现激烈的争论。这时,教师需要给孩子们一定的指导意见。比如,什么样的剧情故事更能吸引观众,什么样的角色安排能够最大化地使班级内的幼儿表现自己,等待。

教师在提出指导意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剧本应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主题要积极、健康、避免颓废、报复和绝望等负面情绪;

第二,剧情应符合三一律,即一幕戏的安排只有一个时间、一个事件和一个场景;

第三,人物的个性和故事的矛盾冲突要单纯、鲜明、有趣;

第四,人物的语言、动作要真实、自然;

第五,要体现群体参与,每个人都有角色的原则。

2、尊重幼儿对剧本的解释

在创意戏剧活动中,教师应该让每个幼儿都有体验这个是我的剧本的 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方式来理解故事。比如,有些教师利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幼儿就某个故事进行深入的交流,并用符号、图画表现。每个幼 儿对故事的理解带有鲜明的个性,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表达方式各有特色。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交流分享活动,让幼儿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幼儿的作品细致了解每个幼儿独特的学习风格、语言习惯。

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创编《三只小猪》剧本的时候,提供了表格形式的剧本供幼儿参考,希望幼儿能够用角色与台词一一对应的方式将整个故事呈现在剧本中。为了引导幼儿充分展开讨论,教师还设计了问题,帮助幼儿打开思路(如下表)。

角色

台词

引导幼儿想象

旁白

很久很久以前,三只小猪告别父母,离开家开始独立生活。

老大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呢?他会喜欢做什么呢?

图片

我是                  

老二呢?他会喜欢做什么呢?

图片

我是                  

老三又会喜欢做什么呢?

图片

我是                  


图片



幼儿根据剧本图画的提示进行创编,教师帮助幼儿记录。所有图标都用于提醒幼儿不同角色的出场顺序。教师为幼儿提供贴画,让幼儿边贴角色边进行对话,以增加剧本创作的乐趣。

由于时间紧、人数多,每个幼儿不可能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因此教师请孩子们回家去完成自己的剧本创编。从幼儿创编的剧本来看,幼儿不但在文字表达方面有自己 的特点,而且出现了纯文字剧本、图文结合剧本、无字连环画剧本、图文表格式剧本等形式。可以说,这些形式体现了剧本创作者自己的记忆模式和表达习惯。这次 自主剧本创编着实让教师大吃一惊,每个幼儿对自己剧本的表达都非常流畅,即使是没有汉字的纯图剧本,创作者也能指着不同的角色流畅地说出对白。这让教师看 到了自主参与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教师总结说:孩子们不用先理解老师的剧本,再花时间背诵了。他们只要理解故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就行。好像一切都变简单了。

3、尊重幼儿对剧本的评价

剧本究竟好不好,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是由孩子们说了算。好在哪里,哪里不好,要怎样改进,都由导演、演员和观众(全部都是幼儿)说了算。在戏剧展演活动中,每个剧团(幼儿自愿组织)表演结束后,教师都要组织演员和观众一起对刚结束的表演进行评价。例如,一位参与研究创意戏剧教育的教师回忆道:525日上午,中班幼儿第一次尝试排练《调皮的小灰鸭》。当小灰鸭追蝴蝶的段落结束时,立刻有观众提出:小灰鸭一直站在那里没有动,一点也不像追蝴蝶的样子。当大野猫从树后面扑向小灰鸭时,鸭妈妈立刻冲过来呵斥野猫,野猫却理直气壮地申辩:我还没有说小鸭子像一个大蛋糕呢!鸭妈妈也不示弱:你都要吃我的孩子了,我怎么还能够等?讨论的结果是:大野猫应该在树后面说完台词再出来。其实,作为教师,我原先也没有想得那么细致!别看他们还不到5岁,小脑袋里的想法还真不少呢!

比起大剧院舞台上的戏剧,比起六一儿童节幼儿在大礼堂演出的戏剧,这样的戏剧可能略显寒酸:情节简单,对话少,动作幅度小,表演拖沓,连吃个零食也要表演半天,还有人不是忘记动作就是忘了词,急得观众在下面一直提醒,导演冲上前去恨不能替他表演……就连教师如果不提醒自己孩子才4岁多,也会觉得惨不忍睹”……可是,看到小观众门睁大眼睛、张着嘴的表情,看到他们为了小树叶们遇到霸王龙急着寻找可以躲藏的山洞而紧张得喊这边这边的样子,看到他们在猎人打死老虎后的欢呼,看到小树叶吃零食时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那认真甜蜜的状态,你会承认,孩子们是喜欢他们自己的戏剧的。

在创意戏剧活动中,孩子们要编出自己的剧本,要选出喜欢的剧本,要自己找朋友组成剧团,要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要投入地表演,还要到处寻找能用的道具……他们要表达意见,要学着协调、妥协……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绝大部分幼儿都积极投入,兴致勃勃,就像忙碌的小蜜蜂,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欣慰的场景。

幼儿创编了剧本,成为舞台的主人,他们在合作创编、表演剧本的过程中自由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愿望。这是戏剧独特的魅力。作为教师,要善于为 幼儿搭建实践、表达的舞台,提供探究、反思的机会。这也为教师观察儿童、了解儿童、支持儿童、向儿童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许卓娅:幼儿园创意戏剧教育中的剧本创作-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推荐阅读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应彩云:幼儿园墙面环境这点事
虞永平: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才是有质量的?
王春燕等:幼儿园项目活动的特征、误区与建议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如何投放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王海英:儿童海报——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变革
朱家雄:观察、记录是为了解读儿童,而非读懂儿童

图片
|版权说明
学前智库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编辑:刘诗诗
美术:黄  琳
终审:刘  菁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联系主编:189 7114 4641(微信同号)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许卓娅:幼儿园创意戏剧教育中的剧本创作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