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童”行 远离流感
北京市延庆区第四幼儿园预防传染病知识宣传
秋冬季节,流感病毒进入活跃高发期,尤其是甲流与乙流,凭借极强的传染性和不适感,俨然成为当下健康话题里的“顶流”。那么甲流、乙流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保健医为您整理了一份防流感指南,带您一次读懂关键!
一、认识流感家族的“主力军”:甲流与乙流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是当前感染人类的主要类型。
– 甲流:变异能力堪称“病毒界冠军”,一旦出现新的流行毒株,很容易引发大规模传播,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对象,我们熟知的H1N1、H3N2都属于甲流。
– 乙流:变异速度相对较慢,通常只在局部地区或小范围暴发,但症状毫不“温和”——尤其针对儿童,常引发持续高烧,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对孩子的影响更直接。
流感病毒的“传播套路”:就藏在“呼吸”与“触摸”里甲流、乙流的传播途径十分隐蔽,主要通过两大方式悄悄“入侵”:
1.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携带病毒的飞沫会随气流扩散,只要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2.接触传播:病毒会附着在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屏幕等常见物体表面,若用未清洁的手触摸这些地方,再揉眼睛、摸鼻子或嘴巴,病毒就会“偷渡”进人体,完成感染。
二、别混淆!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关键区别”
很多人会把流感当成“重感冒”,但二者的严重程度天差地别——流感起病急、症状重、传染性强,若延误应对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必须学会快速鉴别:
三、构筑“三道防线”,科学防护流感
面对流感,盲目恐慌没用,做好科学防护才是关键。记住这“三道防线”,帮您和家人挡住病毒侵袭:
? 第一道防线:接种流感疫苗(最核心的“武器”),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没有之一!
? 第二道防线:做好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链),日常习惯的小细节,能大大减少感染机会。
? 第三道防线:养成好习惯,增强自身抵抗力,免疫力是对抗病毒的“天然屏障”,做好这几点,帮身体“变强”。
四、不幸“中招”?这样应对才正确
若不小心感染流感,别慌,正确处理能减轻症状、避免传染家人:
1.及时就医:出现流感症状后,尤其是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应尽快就医,让医生判断病情并指导治疗。
2.居家隔离:确诊后尽量单独居住一室,佩戴口罩,减少与家人接触;用过的纸巾、餐具等要单独存放、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对症用药:注意!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切勿自行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且必须遵医嘱用药,不擅自增减剂量。
4.警惕重症信号:若出现“高烧持续不退(超过天)”“呼吸困难、胸痛”“精神萎靡或抽搐”等症状,可能是重症的征兆,必须立即去急诊,切勿拖延!
五、家园协同配合,共筑健康屏障
1.请家长务必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早就医,居家休息,不要带病入园,并及时将情况告知班级教师,以便我们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
2.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免疫力。提醒孩子勤洗手,出门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多密集的场所。
亲爱的家长朋友,流感季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做好预防,及时科学应对,就能为孩子们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让我们家园携手,落实勤洗手、多通风、规范佩戴口罩的防护细节,使每一位宝贝都能在温暖守护下,远离流感困扰,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冬天!
撰稿 | 孙艳娟
编辑 | 朱冠南
审核 | 闫晓垒 唐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