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目的论方面
2
在课程论方面
3
在方法论方面
原则一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原则二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原则三
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原则四
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原则五
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原则六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原则七
比较教学法
原则八
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原则九
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小孩子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利用这种心理教师可用激励教育法去教育儿童。积极的暗示就是一种激励教育法,它是软性的,比消极的命令要费时间精力,但其效果却非常之大。
暗示可分为四种:一种是语言;一种是文字;一种是图画;一种是动作。其中动作的暗示性最大。做父母、教师的应当以身作则,利用动作的暗示去教育儿童。
原则十
替代教学法
原则十一
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原则十二
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各有利弊,分组教学更具好处。它的好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组织的,二是经济的。它更注重教学过程。集体学习是活教育教学原则的一种方式。一个人的思想需要有刺激,有了刺激,思想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进步。
别人给我们的刺激不一定是好的,但别人的刺激而引起我们其他的思想,同样也可以得到好处。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有时候,态度非常重要,不要以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错的,要大家贡献意见,择其类别加以分析而讨论之,那做事的兴趣就一定浓厚。
一人做事与两人做事就不同,两人做事彼此商量,意思就多,就是享受也是如此。所谓独乐不如共乐,所以研究学问更应当共同来学习。
原则十三
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健康的小孩子是好动的、快乐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能够化读书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就会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快乐、更加进步。
但是人们总是认为读书的时代不应该游戏,把读书和游戏孤立分离开来看,完全是错误的。假如读书只有读书,读书不应该游戏,那么读书的生活会变得枯燥无味,哪里谈得上进步?
做到教学游戏化就要使读书活动兴致勃勃,学习进步迅速。游戏化适合于任何儿童,也适合于任何工作与教学,在教学游戏化过程中,我们老师还应该特别注意:
一要注意方法与目的的结合。游戏的方法,本来是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而应用的,忽视这一点就失掉了教学的意义;
二要注重多数人的活动,游戏化最容易产生的利弊就是让少数成绩好的小朋友来做,其余儿童坐着看,这无异于剥夺了大多数儿童的学习机会。
教学游戏化是以做为中心的,也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应用,其充实与发展还有待于大家研究与努力。
原则十四
教学故事化
原则十五
教师“教”教师
原则十六
儿童“教”儿童
原则十七
精密观察
▼
推荐阅读
▼
徐则民:如何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应彩云:幼儿园墙面环境这点事
虞永平: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才是有质量的?
王春燕等:幼儿园项目活动的特征、误区与建议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如何投放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王海英:儿童海报——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变革
朱家雄:观察、记录是为了解读儿童,而非读懂儿童

|版权说明
学前智库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编辑:刘诗诗 美术:黄 琳 终审:刘 菁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联系主编:189 7114 4641(微信同号)
编辑:刘诗诗 美术:黄 琳 终审:刘 菁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联系主编:189 7114 4641(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