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11月28日,《杭州日报》“城市新闻”板块刊登了题为《西湖区诞生首个“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两个“紫萱”十年破壁衔接 场域共享、课程互联守护成长过渡期》的文章。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西湖区“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如何有效落地

紫萱幼儿园和紫萱小学如何携手并行

赶紧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紫萱小学学生与紫萱幼儿园学生一起参加丰收节

幼小衔接教育,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重塑。

     十年前,随着紫萱幼儿园与紫萱小学的落成,杭州三墩板块的教育图景添上了崭新一笔。两校因“升学对口”结缘,也由此开启了幼小衔接教育的早期探索。

      如今,西湖区首个“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正式在这两个校园落地。它们以打破校园边界、贯通学段壁垒为方向,持续探索更科学、更温暖的成长过渡路径,为学生的顺畅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关键词:场域互通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串门打卡中 萌娃自然衔接“朋友圈”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紫萱幼儿园学生走进紫萱小学菌菇房采摘菌菇

日前,记者走进紫萱小学的菌菇房,偶遇了一群来自紫萱幼儿园的孩子。他们是专程来到小学体验校园生活的。

    “要培育好菌菇,湿度得保持在70%左右……”五年级的李梓赫是菌菇房的“资深管理员”,他讲解起来有模有样。幼儿园的孩子们睁大眼睛,听得入神。一位小朋友忍不住向往地说:“我长大了也要当紫萱小学的菌菇房管理员!”

      除了菌菇房,紫萱小学里还有不少吸引幼儿园孩子的“网红场域”——食育工坊、book思议智慧书房、创业体验店……时常能看到那些稚嫩而好奇的身影。

      孩子的往来是双向的。幼儿园的弟弟妹妹来小学“打卡”,小学的哥哥姐姐也常回幼儿园“串门”。“我前不久刚回园参加了甘蔗丰收节,下次想去烘焙区教弟弟妹妹做蛋糕。”一位六年级男生说道。旁边的女生也跃跃欲试,打算教他们制作小乐器。

     “两校虽不属同一教育集团,但都以‘紫萱’为名,情同姊妹。”紫萱小学校长张冠军介绍,自建校起,两校就致力于幼小衔接教育的探索,第一步就是打破物理上的“围墙”。“很多孩子在幼升小时会产生焦虑,本质上是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让小学的哥哥姐姐常去幼儿园走动,让幼儿园的孩子常来参加小学的运动会、贸易节,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小学生活心生向往。”

      不仅老师有所体会,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变化。

      温女士是一位“三孩妈妈”,和丈夫都在其他区工作,平日忙碌,能分给每个孩子的时间有限。紫萱幼儿园“滋悠生活”和紫萱小学“五彩少年”的理念很吸引她,她也特别中意两个“紫萱”间的紧密联系。尽管在工作区也买有学区房,但她和丈夫都认定了“紫萱”,哪怕这意味着更多的通勤成本。

      “孩子的成长中,学段衔接非常关键。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在这里顺利过渡,我们家长特别省心。”温女士笑着说,如今小儿子在家也常说,要跟着姐姐,读一样的学校。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关键词:课程贯通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十年一体化劳动教育塑造成长阶梯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紫萱小学学生走进紫萱幼儿园的游戏现场

打破校园壁垒、实现场域共享只是第一步。真正实现“幼小衔接”,关键在于持续注重学生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品格与能力的塑造。

过去十年,紫萱幼儿园与紫萱小学在幼小衔接道路上携手前行。而今,两方再度升级合作,成立全区首个“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事实上,两校在育人衔接上已初具雏形,尤其在劳动教育方面率先实现了贯通。

      “幼儿园以生活劳动培养习惯为重点,小学则进一步深化劳动技能与认知。”紫萱幼儿园园长张艳贞介绍,通过联合教研,两校共同设计了从托班到小学毕业、横跨十年的连贯性劳动教育内容与目标。

      例如,托班阶段以感知劳动、启蒙兴趣为主,设计认识餐具、整理玩具等活动;小班阶段鼓励动手尝试与习惯萌芽,如喂养小兔子、自己穿鞋等;大班阶段则进行能力整合,引导孩子记录植物生长日记、担任“值日生”。进入小学后,学生逐年参与更具挑战的劳动实践:从全年级的劳动实践竞赛,到植物研究所一体化的农业探究,再到食育工坊的美食烹饪,鼓励每个孩子逐步会劳动、爱劳动、享受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

      这一体系的背后,是两校教师的专业协作。他们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围绕幼小衔接中的重点与难点,以专业对话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课程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劳动教育衔接的成功经验,也让张冠军与张艳贞意识到:幼小衔接,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继续探索。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关键词:教研融通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共组智慧团 量身定制“入学适应期”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紫萱园校幼小衔接联合教研

新成立的“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是原有合作的“2.0升级版”。共同体如何运作?两个“紫萱”早已有了清晰的规划。

      首先是教研机制的贯通。双方校长、园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成员涵盖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的所有班主任及骨干教师,定期召开碰头会。“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在育人过程中常有固有思维。成立教研组,就是要打破信息壁垒,让双方更理解彼此的教育模式,从而找到更顺畅的衔接点,实现学段的平稳过渡。”张冠军说。

      人员架构已就位,衔接的路径也在不断拓宽。以自理能力为例,紫萱幼儿园已系统规划相关课程。“在幼儿园,孩子有保育老师照顾;进入小学,自理能力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大班阶段就培养孩子整理玩具、独立穿脱衣物等技能,并设置‘生活小岗位’,让孩子担任值日生分发餐具,从小树立责任与服务意识。” 张艳贞说。

      时间观念,也是幼小过渡中的一大挑战。紫萱幼儿园通过制定作息表、开展“整点打卡”“计时游戏”等活动,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而紫萱小学则推行新生适应性课程,为期两周,帮助孩子建立小学生活秩序。

      在环境设置上,小学也下足功夫。“我们在一年级教室边的校园公共区域设置‘闲暇区域’,放置绘本、玩具、游戏材料等,减轻孩子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张冠军补充道。

      此外,衔接内容还将覆盖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规则意识、学习准备等多个方面。

     “当幼小能真正科学衔接,学段的界限便被温柔地打破。”张冠军表示,贯通式培养的教育模式就像是一条精心铺设的成长之路。一方面,幼儿园、小学有着一样的教育理念,就像一家人用同样的方式呵护孩子成长。另一方面,对家长来说,这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消除了因为升学带来的焦虑不安,能更安心地看着孩子一步步向前走。



版权说明

      本文系杭州日报原创作品,版权归杭州日报和《西湖儿童研究》公众号所有。本期编辑西湖区紫萱幼儿园戚欢欢老师,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往期链接

【新闻速递】2025年浙江省幼儿教育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分会场四在转塘幼儿园顺利举行
【新闻速递】阳光力MAX,创意力满分!西湖学前男教师联盟放大招,“拼”出双料精彩
【新闻速递】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成立20周年暨《发现童年的意义》新书发布会纪实
【新闻速递】浙有暖育,托启未来!2025 年浙江省托育教育一体化幼儿园沉浸式体验活动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XIHUERTONG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个爱分享有态度的公众号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新闻速递】杭州日报报道西湖区首个 "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 诞生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