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课件网就是专门为了孩子的教育,以及幼师教案等等资料,而专门创建的网站。本网站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及跟孩子如何相处如何交流的小妙招。希望每个家长都要重视跟孩子的沟通。那么,幼师课件网小编特为您推荐”关注幼儿园里的留级生”,请您翻阅!
在我们印象当中,留级似乎只是小学生或中学生的事,和幼儿根本扯不上关系。然而,在一些幼儿园里,又总会有一些没有跟随其他小朋友一起升级的幼儿,虽然有的幼儿园称他们为“留班生”,但他们实际就是一群留级生。
“小不点儿”成了留级生
点点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点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外地,对点点的照料实在是一个大难题!于是,在点点2岁的时候,爸爸妈妈一狠心,不顾点点的哭闹,将点点送进了幼儿园。
入园之初,点点的不适应本在意料之中,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之后,点点仍旧没有适应幼儿园里的生活。由于年龄小,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最要命的是,他常常成为别的孩子欺负的对象,原来活泼可爱的点点成了一个小可怜儿,整天除了哭就是沉默,谁喊他都不理。
一个学年过去之后,点点该上中班了。在老师的建议下,妈妈让点点在小班留了一级。两个星期之后,妈妈有了惊讶的发现,点点变得爱说爱笑了,变得开朗自信了,还因为表现好被老师任命为大班长呢!
点评:跟不上导致“留级”
由于幼儿园的入园门槛普遍较低,所以一部分未达入园年龄的孩子也被送入了幼儿园。究其原因,多孩子在家无人照料、望子成龙心切、攀比心理严重等因素。不过,幼儿园内的课程往往是根据适龄儿童而设置的,尽管年龄相差不到一岁甚至只有几个月,但幼儿之间的差距却相当明显。所以,那些未足龄入园的孩子往往无法跟上。
于是,在与同班小朋友们的相处中,那些未足龄入园的孩子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等消极情绪。这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孩子留级。
被撞之后成了留级生
娜娜在中班里的表现很优秀,不但聪明能干、懂事体贴,还乐于助人呢,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
一天,娜娜在去幼儿园的途中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了,住院治疗了2个多月,又在家休养了3个月。所以,当同班的小朋友们都升入大班时,娜娜却不得不留下来继续读中班。
每当看到过去的同班小朋友已经升进大班,而自己却还要和一帮小不点呆在一起,娜娜就忍不住痛恨起那个开摩托车的人。
点评:意外事件导致“留级”
在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升班。不过,一旦发生难以预料的灾难或意外,比如生病或遭遇车祸等,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入园学习。当这些意外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就不得不暂时中止入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休学。所以,当孩子再次入园时,他们就成了其他孩子眼中的留级生。此外,由于家长工作调动、举家搬迁等,孩子多会跟随家长来到陌生的地方,这种情况也可能导孩子留级。
未达入学年龄成为留级生
别看均均个头很小,年龄也是大班里最小的,可他一点也不比其他小朋友差!无论是幼儿园的运动会,还是班上的讲故事比赛,均均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绩!
当幼儿园的学习结束之后,园里给大班的小朋友们举行毕业典礼,听说毕业典礼后同班3年的朋友们就要分别,许多小朋友都哭了。可聪明的均均没有哭。“哭什么呀,上了小学,我们还可以在一起玩啊!”听了均均的话,小朋友们全都破涕为笑了。
可是,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进了小学,均均却重新进幼儿园上了大班,原来他的年龄没有达到小学的入学年龄。这一次,轮到均均想哭了,真是好郁闷!
点评:不能入学导致“留级”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因此,六周岁或七周岁往往成为各地孩子的入学年龄。一旦忽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那么孩子在幼儿园毕业时就可能达不到正常的入学年龄,进而被小学的门“卡”下来。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户口、经济等原因而被小学拒之门外,不得不在幼儿园里留上一级。
留级之后要做好的3件事
当留级无法避免时,家长自己首先应坦然接受,然后重点做好以下3件事。
让孩子坦然接受留级
孩子总是不愿意接受留级的事实,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孩子不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差生、原来的班里有他相熟的好朋友等。此时,大人首先要说服孩子接受留级的事实。
通过讲述留级的好处逐渐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比如可以当班长,可以帮助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做事等。甚至可以讨论一下不留级的坏处,比如原来班上的某个小朋友总是欺负人,跟他在一起一点都不好玩等,让孩子不再留恋过去的班级。还可以直接讲述一些客观原因,如没有达到入学年龄,所以上不了小学,让他知道留级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这对淡化孩子的消极情绪非常有帮助。
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新环境总是怀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孩子往往表现得更突出一些,这也是孩子不愿意接受留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让孩子安心当好留级生,就一定要帮助他尽快适应新环境。
首先加强和老师的沟通,让老师多多关心孩子,以消除他的恐惧感和对抗心理。帮助孩子在新的班级中结识新朋友,尽快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同时,大人还可以利用孩子原来班里的旧“相识”,比如已经学过的课程、班里原来的装饰品火玩具等,来淡化孩子在新的班集体中的陌生感。当孩子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消失之后,他对新班级的接受程度自然会大大提高。kejian.youshijiaoyan.com
让留级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留级并不全是坏事,只要处理得当,留级完全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新契机。首先,孩子可以巩固一下原来学得不扎实的知识和本领,如果以前大人在这方面没有要求,那么在孩子留级之后的要求不妨高一些。其次,留级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老师可以利用孩子对课程熟悉等有利条件,多给孩子一些表现的机会,比如当班长、为大家服务等,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新的锻炼和提高。再次,留级还可以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由于年龄小、心智发育落后等原因,许多孩子在原来的班级里处于劣势,给心灵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留级正好是一个极好的修复机会。
如果孩子的自尊心较强而又不得不留级时,家长不妨给孩子换一所幼儿园,到一个完全崭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这样可以避免原来的环境给孩子造成消极影响。
youshijiaoyan.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幼儿园里的故事
幼儿园里的故事
(一)腰疼
昨天早上送宝宝上园,宝宝要和妈妈谈“早上心”,下午接宝宝,要求谈“下午心”,晚上上床睡觉,搂着妈妈的脖子要谈“晚上心”。我的个儿子呀!
从早到晚,凡是宝宝眼睛睁着的时候,想法多得不得了,话比想法更多。知道妈妈不会总是不耐烦地听自己“唠叨”,但是妈妈肯定不会拒绝和自己谈心,宝宝就变法找着借口跟妈妈说话。
在床上,宝宝放松了,回忆着一天的经历。漫无边际地和妈妈闲聊。突然,宝宝想起了一件事情。
妈妈,我今天呀,腰疼得很。
啊!哪里疼,怎么个疼法,为什么疼?
妈妈一边揉着宝宝的腰,一边紧张的问。
为什么呀?妈妈,我怕说了你会生气。
怎么会呢,赶快说,妈妈绝对不会生气,但是宝宝哪里出问题了妈妈必须知道。
奥,妈妈。哎呀……
宝宝吞吞吐吐。
快说呀!急死人了。
今天呀,中午我们老师让我坐在床上,一直坐着。坐得我腰疼的呀。
那你为什么不睡着呢,坐床上干什么,睡着多舒服呀。
妈妈,我不能睡。老师不让睡。
啊,又是为什么呀,大中午不让睡觉干什么呀!
妈妈,因为中午我不想睡觉,老师就让我和马雨欣,还有别的不睡觉的小朋友坐着。
哈哈。原来这样呀。宝宝精力过剩,周末中午常常不睡觉。在幼儿园肯定情况也不好,打扰别人,故老师让他坐着,不满意老师的做法,绕着弯子表达他的情绪——腰疼——差点让我坐得生病了。哈哈。哈哈。妈妈就差捧腹。
(二)蛋壳里的红枣
幼儿园的体检结果出来了。好家伙,宝宝既缺铁、又缺锌。现在的孩子怎么回事。什么食品都供应充足,动不动还缺这少那,真是没有办法。怪不得小东西最近一两个月天天喊着吃瘦肉,并且每顿饭都要求吃。以后呀,可要小心,凡是孩子一段时间对什么食物特别的感兴趣,一定要留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快补吧!锌,靠食补可能慢,干脆买了口服液。铁嘛,鸡蛋,瘦肉,红枣,绿叶蔬菜、动物肝脏、血液、芝麻酱、花生,都含有丰富的铁,可以搭配给宝宝吃。于是,开始行动。宝宝倒也吃的挺配合的。
周天让孩子吃菠菜时,告诉宝宝,菠菜里含有丰富的铁,要多吃,而且还要吃红枣,也有很多铁在里面。
妈妈。我给你说,哈哈。宝宝面带笑容眯着眼睛,前仰后合。
看着宝宝狡黠的样子,妈妈知道肯定又是搞怪的什么事情。每次宝宝说可笑的事情时,自己先乐得不行。
妈妈,我给你说,早上老师给了我两颗红枣。我把鸡蛋剥开把鸡蛋吃了,然后用蛋壳把红枣包住了,老师根本不知道。哈哈。
嗯……,怎么能这么做呢,不想吃可以还给老师,跟老师说自己不喜欢吃,下次不要发给自己。怎么能那样子去骗老师呢?
妈妈做生气状。
宝宝收起了笑容,很委屈。妈妈,我说了,可是老师每次总是发给我。我真的不喜欢吃。
幼儿园的一日三餐是营养膳食,老师发给孩子们红枣肯定是合理搭配,帮助孩子们康成长的。孩子不喜欢吃,老师必须让吃,产生了矛盾,孩子就想出了这样,既不让老师生气,还能解脱自己的办法。
儿子从小就不爱吃枣。无论是新上市的鲜枣还是储存的干枣,都不吃。最让他听话的幼儿园的老师也不能改变他。现在他想出了这样一个最他来说“两全其美”藏匿红枣的招,妈妈真是不知道该欣赏儿子的聪明可爱的小脑袋,还是该责备宝宝。
宝宝给妈妈说了这件事情,可能心里就坦然了。看来妈妈的出面给请老师帮助解放一下儿子的思想,让他改变习惯爱上红枣,而不是把它藏起来。
关注孩子的情绪
关注孩子的情绪经验分享:对孩子的关注点,应该放在情绪上。
假日。我在家看电视,**过来说:妈妈,我渴了,想喝开水。我正要起身,他又说:妈妈,我自己来吧。便进了厨房。
我想着放水的橱子偏高,而且盛开水的壶子有点重,想要去看个究竟,这时,听到了“咣当……”一声。**把杯子摔碎了。
他连忙走出来对我说:妈妈,杯子被我摔破了。
我则赶紧说:嗯,没关系,你别走进去,小心被碎片割伤了。
我当时想,我不批评他并且保证他不受伤就行了。于是,把破杯子一点点地收拾好。另外找了个杯子给**喝水。
一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我继续看电视。**继续玩。
不过,只玩了几分钟,**忽然就停止了,哼哼唧唧,显得兴致低落,我过去了解原因,他却干脆躺在地垫上大哭起来。
这样的情景可比较少见。我一怔,忽然意识到,可能刚才那个杯子的事让他还有情绪。于是我试探着问:你是不是有点难过?他立即哭得更大声了。我又问:呆在家里没伴玩你难过,还是杯子破了,你难过?说到杯子,他哭得更凶。
那个杯子是**专用的。我以为他平时用得少对这杯子没啥感觉,不曾想会引发他这么大情绪。于是我尝试帮助他处理情绪:“可爱的杯子,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摔碎了,我好舍不得你,没有照顾好你我感觉到我有点无能,你再也不能陪伴我了我很难过。”我又模仿杯子的口吻说:“亲爱的**,我要和你说再见啦!你知道吗,我们杯子除了用来喝水,还可以用来种花哦,现在,我就要去另外一个星球啦,这个星球上有个小王子打算用来我种一株可爱的玫瑰花,我就要去陪伴小王子和玫瑰花啦,你是一个非常可爱能干的孩子,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我觉得很幸福,我不怪你,相反,我有点开心哦,因为我有了另外一个好去处,再见!祝你遇见一个和我一样可爱的杯子!”
**哭泣着,不再抗拒我抱他,慢慢平静下来了。我们一起躺在秋千上,我问他要去哪里玩吗,他说,不,我只想呆在家里。
又过了半个来小时,他才提出来说:妈妈,我们去公园玩玩吧。
去公园的路上,我问他,**,你觉得伤心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他想了想,说:苦苦的感觉。
昨天晚上他要喝开水,我用我的杯子让他喝,他说:我不用你的杯子,我要那个吸管杯。我故意问他:哦,你的专用杯呢?他说:你说哪个?那个上面画了一个可爱的人的,绿色的那个?我说是啊。他答:哦,那个杯子没有了,摔破了。我又问:啊哈,那你感觉怎么样?他说:嗯,我挺难过的。语调很平静自然。
我是个感悟丰富的人。这就很容易煽情。我也有点担心,我这么对**是不是煽情了。帮着孩子处理他的情绪,这么做只是我的一个尝试。但是,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交往、交流当中,重要的就是对对方情绪的观察与认可。把握住了对方的情绪与感受,就可以知道对方的需要,那么关系就能够良好地建立。这是比较省力又有效的办法。
挪威幼儿园里什么都不教
秦重从挪威的奥斯陆市回国探亲,特意来找我聊天,聊来聊去,聊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了。
秦重的女儿也是今年才进的幼儿园。
幼儿园每天早晨7时30分开门,下午5时才关门,恰好与上班族的上下班时间错开,秦重觉得挺好。可没几天,他就发现了问题。
一天,从幼儿园接回女儿,秦重问她:“今天在幼儿园,老师都教了些什么呀?”“嗯……”女儿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奶声奶气地说,“玩秋千,认识了好多小朋友,有黄头发的,也有黑头发的……”听了女儿的话,秦重气坏了:每个月交钱到幼儿园,难道只是让女儿去玩秋千?
晚上,他把这个想法对他的挪威邻居说了。
邻居感到十分惊讶:“那家幼儿园是个美丽的地方呀,孩子可以在那里爬树、爬山、在草地上打滚……我儿子至今仍对那里念念不忘。”
邻居又说了些什么,秦重根本听不进去,他决定亲自到幼儿园去看看,如果真像邻居所说的那样,只是让孩子疯玩,他就不打算再让女儿在那里上学了。
幼儿园的情形和邻居所说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幼儿园老师详细地向他讲解了不教孩子文化知识的原因:孩子们表面上看来,只是单纯地在玩,事实上却并不完全如此。幼儿园会按孩子大小分成两个部。每个部都会配备一名熟悉儿童心理、专门学习过儿童教育的幼儿教师,每个教师配备两名助手。开始玩耍前,老师会把孩子集中起来,告诉他们,今天要做什么事情,并让他们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才去玩。
“孩子在玩中学到了各方面的知识。”老师对秦重说,“他们亲近了阳光和自然,明白了与伙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在这游戏中,我们也会教一些文化知识和文明礼貌行为方式,只是,我们不会刻意地去和他们讲……”
听着听着,秦重的脸红了……
整整一晚上,我拉着秦重,非要让他讲得再多些不可。从秦重那里,我了解到,挪威的幼儿园也并不总是让孩子玩,每周老师都会带孩子们出去两次,去公园、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地方,让孩子享受艺术的熏陶,如果有些孩子对绘画、音乐或其他事情感兴趣,老师还会给他们特别的指导和鼓励……
送走秦重,转过头再看看儿子,我不禁觉得,刚刚3岁,已会背二十几首唐诗,能从1完整地数到100,还在学画画和武术的儿子,真的有点累……
新西兰孩子在幼儿园里做什么?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幼儿园主要就是玩。跟家里不同的玩法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取代的是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们,幼儿园的玩具比家里多,老师和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好使唤,如此而已吧。我想,如果有人跟我说有小朋友在家念叨着要上幼儿园是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我一定会笑翻一个跟头。
很多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后总会很牵挂,不知道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都干些什么?虽然也会收到我们老师每天写的Report,但毕竟是很简单的。有家长问我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干什么?我的回答是:“Havefun。”洋人家长往往就一脸欣慰地说:“That’scool。”中国家长一般就有点紧张:“啊?光玩啊??”
我今天并不是要引用些什么蒙特梭利或者华德福教育体系里所说明的这个年纪的小孩子“玩”的重要性,而只是想简单介绍下我们幼儿园的内容和一天的程序。
基本上玩的活动场所分室内inside和室外outside。不同年纪的班配备的玩具不同。早上孩子们来了之后可以自由选择室内和室外玩。9点半左右会有morningtea上午茶,上午茶之前会有10分钟的Mattime。(这个Mattime就是把小孩子聚拢了坐在地上,老师主要做的事情是利用不同教具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进行简单的字母、数字、歌曲、动作的教学)。上午茶时间之后又是玩,室内室外自己选。室外会有滑梯,秋千,花园,沙坑,水泵,水槽,攀岩,画架,木工车床,厚木板,三轮车,手推车,呼啦圈,球,轮胎,木板等等,室内通常分为familycorner(过家家用的,所有用具从烤箱冰箱到茶杯蔬菜面包,从帽子到衣服,从小洋娃娃到儿童推车都有),有bookcorner(小图书馆),blockcorner(各种不同的积木),有puzzle拼图玩具,七巧板玩具,有不同basket装的各种类型大小的车类玩具,医用玩具,五金玩具等等,当然,都是塑料和木头的。还有自然角,上面放有各种天然制品,包括贝壳,火山石头,鹅卵石,树叶,干花,树皮等等等,还有科学角,各种镜,放大镜,多棱镜,万花筒,望远镜,手机样板,键盘等等。
室内老师和室外老师还都要负责各自范围内的ARTWORK,就是让小朋友们尝试不同方式不同工具的画画和手工制作,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这话真的不假:画画所用的颜料都是可水洗的,虽然我们给小孩子都带上专门画画用的围裙,但经常还是有小朋友会把手上脸上都弄得一塌糊涂。这一点上亚裔孩子的表现都很有趣,好象他们家长的教育方式约好了似的,几乎90%亚裔孩子在绘画时都会很小心的保护自己身上的干净程度,洋人孩子的手和脸倒是每次自由创作之后都是五颜六色的,他们还都乐呵呵的,不象亚裔孩子着急的就把手伸过来表示很yucky:)
然后是午餐时间。午餐时间之前是第二次的十分钟Mattime。
然后是午睡时间。通常两小时。
然后是十分钟Mattime或者Music&Movementtime。
然后在三点半左右是下午茶。(各个中心在下午的时间安排上略有不同)
然后还是玩,直到孩子们陆续的被家长接走。
怎样在幼儿园里培养好习惯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也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匪浅。“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正是从幼儿的这些特点出发,借助具体形象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发展思维。通过小班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感觉,这一课程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及生活习惯,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思维游戏特色课程”不同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它是以操作材料为依托的探索性、操作性智力游戏。幼儿按照游戏中不断提出的问题和任务,通过操作材料,不断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进行游戏。游戏的整个过程是幼儿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
课程的每套操作材料,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操作性极强。这些材料既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知水平也在不断调整、提高,通过各阶段的游戏课程,幼儿能体会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首先要让孩子们感兴趣。我注意激发孩子们参与思维游戏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喜好,编制了让孩子朗朗上口的儿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思维游戏的小行家,思维游戏伴我成长,我是思维游戏的小行家”,孩子们和着歌声集中了注意力,并在愉快的情绪中开始,他们喜欢的思维游戏。
在孩子们兴致很高的前提下,我有意培养他们的各种良好的习惯。每次开新游戏盒时,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一节开盒收盒整理游戏盒的活动,让孩子从第一次活动开始就自己学习收拾自己的学具,培养他们收拾整理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也让每次思维游戏能安排得更加紧凑,有条不絮。
给孩子自由创新的空间
针对“思维游戏特色课程”强调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并且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情感得到升华的课程特点。我教学时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并接纳幼儿的不同的创造结果,从不同角度随时给予肯定、鼓励,使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大胆表现。
我总认为,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只要给幼儿创造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推陈出新,超越自己,超越同伴,幼儿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其实,这也是在培养幼儿勇于创新的习惯。
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生活以集体生活为主,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游戏、活动的机会是很多。“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依据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中角色分配,相互配合,使幼儿明白了,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开展游戏,才能使变得有声有色。如《商业街》这一主题,幼儿在建构商业街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分配角色(营业员、顾客等),游戏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谦让,掌握了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他们形成了自信,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结合“思维游戏特色课程”在很多单元内容中,我都非常注意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尽力将这种精神融入他们的日常行为中,以求使孩子们养成一种做事团结协作的习惯。
思维游戏课程让老师也有提高
通过“思维游戏特色课程”的教学,使作为老师的我也受益匪浅。思维游戏从观察、记忆、理解、比较、归类、解决问题等各个方面以游戏化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在引导孩子发展的同时,我也感觉自己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思维也更加严谨。
思维游戏教会了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游戏更教会了我如何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细微动作与变化,让我更了解我的孩子们,我和孩子们走得更近。
每次的思维游戏在音乐声中开始,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作为老师的我,和孩子们的游戏互动中不仅得到不断的充实,而且也随课程养成了更好的思维习惯。
浅谈幼儿园插班生的利与弊
浅谈幼儿园插班生的利与弊xx3月初开始上幼儿园了,本来计划是9月份,但是因为名额的原因3月份提前上了幼儿园,通过这一个来月的幼儿园生活,感觉作为一个插班生有利有弊,现在我就具体分析一下,希望能给即将上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一些帮助。
首先分析一下弊端:
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个全新的环境,她完全陌生,在陌生的环境里孩子比较容易拘谨,更糟糕的是老师是和同学也都是陌生的。如果说所有人都是陌生也许还好点,可问题是其他小朋友都熟悉,只对插班的小朋友来说是陌生的,这就容易造成疏离感,使她显得格格不入,不知道怎么融入这个集体。
二、年龄的差距。
xx插班到小班的时候刚刚三岁多一点儿,几乎是班里最小的,有的小朋友比她大一岁,对于大人来说相差一岁不算什么,可对于小孩子,三岁和四岁有很大的差距,不管是自理能力表达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要差些。
三、半年课程的差距。
因为晚上半年幼儿园,所以在课程上还是有些差距的,虽然小班的孩子以玩着学,培养自理能力为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教学计划的。就比如每天早上的韵律操,xx是一点都不会做,还有一些小朋友学过的英语或者儿歌她有些也不会,不是说有多难,而是她没接触过,再加上xx自尊心比较强,不会的话就不开心,所以要对孩子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
四、不明白集体生活的规矩。
初上幼儿园,xx总是问我,妈妈,老师怎么不让我说话呢?吃饭不许说话、睡觉不许说话、上课也不许说话。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现在虽然知道什么时候不能说话,但是对于老师的一些指令,仍然不能很好的配合,一是没有配合这个意识,二是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的要求。
说完了弊端,再看看有利的地方吧:
1、老师的更多关注。
因为下半个学期小班的其他小朋友基本都步入了正规,所以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新来的小朋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2、不良情绪的影响减少。
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小朋友们大多数都情绪稳定,很多的小孩子喜欢上了幼儿园,这就避免了秋季开学是一群孩子整体情绪低落的现象,大多数孩子的好情绪也会传染身边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开心起来。
3、小朋友的关心。
作为新来的小朋友,大家都很好奇,也有吸引更多的目光,虽然都是小孩子,但总有几个性格外向又热心的小朋友,也许他们主动的一句话就能让xx开心一整天。
xx作为插班生,肯定是利弊参半的,现在她已经经过了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作为家长我也尽量疏导她的情绪,让她慢慢建立自信,并跟上小朋友的进度。而且既然已经选择了插班,就一定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家园共育《关注幼儿园里的留级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师课件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oushijiaoyan.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里的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