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得了两张奖状,满以为可以得到妈妈的夸奖和开心的玩一个暑假,没想到妈妈一看到成绩后脸色就沉下来了,还让我暑假补习功课。 ” 市内某小学五年级的孙曜华同学好郁闷。原来,曜曜这次期末考试仅得了个双 80 分,拿的两个奖状一个是在在竞争比赛中表现优异,获得 “ 优胜对手奖 ” ,另一个是 “ 学习进步获 ” 。但孙妈妈都以成绩考得差、奖状 “ 含金量 ” 不高为由,对其安排了整整一暑假的学习计划,要求曜曜暑假每天复习看书。面对妈妈的安排,曜曜满心的委屈。 学生
拿奖状我们都很开心
曜曜给记者讲,拿成绩单的时候,看见 班主任 老师手里拿了厚厚一叠奖状,他还害怕自己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得不到,后面居然自己也得了两张奖状, “ 意外收获 ” 让他心理非常高兴。许多同学都拿到了奖状,有 “ 学习优秀奖 ” 、 “ 优秀干部 ” 、 “ 拾金不昧奖 ” 、 “ 进步奖 ” 等许多奖项。奖状上面都有大红章,有的是学校的盖章,也有的是班级印章,奖品有一支铅笔,一个作业本等,但大家都没觉得奖状有什么区别,拿到奖状的同学都非常高兴,都很期待着一个愉快的暑假,只是没拿到奖状的同学有些郁闷。
家长
还是希望孩子成绩好
“ 现在的社会就业压力那么大,中考、高考的竞争那么大,心里始终还是希望孩子的成绩好,将来能够考个好的大学。 ” 曜曜的妈妈告诉记者。许多家长也表示,现在学校像在模仿各种选秀、评选活动一样,基本是 “ 参者有奖 ” ,一个五六十人的班级动辄三四十人得奖,奖状对孩子当然是个鼓励,但会不会使奖状的 “ 含金量 ” 降低,这种 “ 平均主义 ” 的评奖方式,忽视了优劣之分,显现不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违背了评先树优的初衷,还可能助长学生的虚荣心,而且许多不痛不痒的奖状更多是 “ 安慰 ” 成分,所以家长就不大在意这些奖状。那么什么样的奖状才显得分量十足呢?众家长表示还是 “ 学习优异 ” 、 “ 优秀干部 ” 等之类的奖状分量足。期末考差的孩子暑假咋办? “ 恶补功课,扎实底子,提高成绩呗! ”
学校
奖状只为鼓励全面发展
对此,市一小的教导主任杨主任告诉记者,颁发奖状,只为让每个学生看到自身优点,树立信心,不鼓励以分数论英雄,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由学校设置的奖项有 “ 优秀学生干部 ” 、 “ 素质标兵 ” 和 “ 进步奖 ” 三项,评选非常的激烈。其余的一些奖项可能是班级自己设置的,但出发点都是为鼓励孩子全面发展。
市某中学初一教 师潘 老师也告诉记者,为避免以前每学期期末的评先树优活动都是些老面孔获奖,致使其他同学失去了争先进的信心,对评先树优不觉痛痒这种情况,今年他发动学生在自己和周围同学身上找亮点,由学生自己设奖,学生自主评选完毕,呈报给老师,再授予获奖学生。大家设置出来有 “ 勇于置疑奖 ” 、 “ 拾金不昧奖 ” 、 “ 最宽容的同学奖 ” 、 “ 最诚实的同学奖 ”…… ,这种评奖方式不仅鼓励了好学生,也给稍微差点的学生一个找回自信的机会,有助于促使学生共同发展,发掘自身潜力,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记者感言:
莫以 “ 成绩 ” 论英雄
采访中,面对孩子的无奈和家长的着急、担心,记者感叹,提倡给学生减负、提倡素质教育好多年了,可我们的社会传统观念却让这些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实施起来步履维艰。一方面孩子们期望着一个愉快无忧的童年,一方面家长却在以一种无辜的口吻对孩子说 “ 孩子,如果给了你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我就可能欠你一个成功的未来! ” 孩子们困惑了,难得自己好玩、爱想象、爱发明就是对父母的辜负和失望吗?快乐的童年和成功的未来是人生的不可调和的两个对立面吗?其实不然,时代早已变化了,社会需要的人才早已不局限于得高分、守纪律、得荣誉的 “ 乖孩子 ” 了,更多的是需要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人。对于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爱心和包容,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专家
早期过度教育可能适得其反
“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是目前家长们普遍认同的一句话,为此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实施早期教育。而有关专家却表示,在早期进行过度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可能适得其反。
“ 婴幼儿在不同的发育水平阶段要有不同的学习内容,过度的刺激不仅没有利,反而会有阻碍作用。我认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一些不同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培训,而不能过早地灌输。 ”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小儿科教授梅尔 ・ 列文说。
他表示,孩子的学能发展水平是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高级思维和社交等八个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可以面面俱到,但每个孩子在学能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教授金星明认为,孩子学能之窗的开启,父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首先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实际学能发展水平,找到孩子的 “ 优势 ” 和 “ 劣势 ” 所在;既要充分重视对孩子优势的挖掘和再培养,也要宽容孩子的劣势,积极用孩子的优势来带动劣势方面的发展。如采用统一僵化的方法强行教育,是对孩子的不公平,甚至是一种伤害。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