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美育激活童心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艺术要靠教育来让孩子喜欢,但教育要有方法,在过程中要 “ 因材施教 ” ,希望孩子能 “ 人尽其才 ” 。

     我们很高兴,父母们对美育的重视与支持逐年增多,但我们也感到遗憾,中途让孩子放弃艺术的,却也是父母这个始作俑者!

  符号,可以是文字、语言或图样的形式;文字及语言,需要时间的学习才能驾驭,想要了解一段他国的文字或语言的意义,至少需要懂得该国的语言或文字;然而,想了解一张图画的意思,却无需经历这些关卡,你就会知道作者画的是什么、想表达的又是什么?

   回到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用肉眼将所见画下,才根据图像发明文字,而图画便成了一个可以让大众共同了解的符号,而这个符号浅白易懂。图像的表达能力超乎想象,同时对人们的影响,这些年来尤其明显。

  这个读图的年代,又回来了。在信息爆炸的 21 世纪,文字的重量变成是无形的压力,人们趋向回归到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喜欢接触容易理解的图像多于文字。

  有人选择用文字诉说心情,有人则选择用图画传达情绪,写、说、画,其实就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的方式生活。半辈子与艺术为伍的简志雄校长,就选择了以图画的方式生活。

   艺术是什么?

  有人说,它是过度理想化的梦,一个远大的目标;有人则说,艺术追求的是美,一种文化的代表,也是人文素养的基本。然而,艺术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吗?

  近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美术教育有逐渐重视的趋势,这是值得鼓励及期许的事。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让孩子最后放弃艺术的,也是父母。当艺术 ( 如画画 ) 被孩子视为是未来的目标或理想时,父母也会以未来前途的考量,插手阻止,而且人数不少。 ” 这也是美育工作推行的阻挠。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要父母重视美育,首先一定要先让父母承认它的价植。艺术追求的是一种美,有杂志曾经针对一项美育的调查报告指出:美是国家的竞争力。当一个国家强盛时,就会重视艺术及文化的发展,而且会越做越好。从开始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或经济挂帅的 20 世纪,都有其代表的竞争力量,然而当经济开发之后,人就会重视艺术文化的发展。而美,是一种对人很高且必须尊重的价值。

  同时,美术教育要全发展,需要得到父母们的认同也是很重要的事。

  艺术教育以尊重、鼓励与欣赏来耕耘儿童纯真心灵,建构出孩子的童年梦想与未来的愿景。让孩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是个很重要的观念。孩子的世界,充满纯真、想象与创意;孩子的成长,需要尊重、鼓励与欣赏。让孩子用彩笔画出他们的创意,也写出他们的心声,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小小毕加索。教育以 “ 有教无类 ” 为起点,在过程中要 “ 因材施教 ” ,期望能 “ 人尽其才 ” 而止于至善,至善为美。

   透过家庭学习艺术

  不要把孩子喜欢的艺术、画画当成不值钱、没前途的事,追求美丽其实只是一个基本的需求,而家庭则是一个支持他们爱艺术的源地。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人文素养,因为不管将来从事各行各业的发展,你都要有懂得艺术、认识艺术、表达艺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不是浑然天生的。

  创意的种子其实在婴儿时期就存在了,孩子会有进行探索的欲望与冲动,他们会去发现事物、去尝试、去实验各种可能性并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当他们长大一点时,他们会在游戏中创造他们的真实世界。

   图画记录生活味道

  目前在少儿教育中,很推广图画日记的方式来开发和启迪孩子的创造和学习能力。孩子在美育的发展过程中,少不了涂鸦的阶段,这些都是孩子学习艺术的机会,家长千万不要忽略。

  涂鸦,其实并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乱画,因为孩子的画功都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下,进步了。孩子可以学习用简单的图画记录生活的味道,父母也可以从画中学习理解孩子的心情。

   到底什么样的涂鸦才算有意义?

  还不懂写字的孩子,画画是他们表达情绪的管道,懂得拿笔涂鸦都是孩子的成长记录,家长们千万别把它们当垃圾哦!涂鸦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需要,是生命最早的状态,孩子缺乏足够的语言能力,涂鸦则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手段。 ” 至今,简校长仍然非常珍惜涂鸦本,不舍得把它丢掉,或者是因为只有他们最能体会到当时画下的第一个感觉。

  近几年来,成人社会对几米的作品疯魔不已,刚好显现了成人对最简单原始单纯的情感表达及创作的缺憾。尤其是几米的单幅作品,几句简单的话语,一幅似曾相识的画面,所以那么亲切和感动,不就是因为在平常头脑常有类似的感动流失吗?而几米凝住了这些瞬间。

  而你,又怎么能把孩子当初脑海里的第一个感觉抹煞呢?

   有支持才更有信心

  你或许也是把孩子送去学画的父母中的一员,但普遍上我们看到的尽是学龄前或是小学生,中学以上仍在持续画画的相信已难见到。

  到底是父母还是孩子,先放弃持续对画画的热衷呢?

  儿童美术教育虽然已经形成规模,但是受应试教育和父母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它的导向和教育模式正对儿童美术的生态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回到根本的问题上,父母的认同是重要的,有支持,孩子才会更有信心。很多时候,基于父母的认知偏差,觉得画画只需在小时候的学习,往往比孩子先放弃对艺术的支持。

  是什么时候开始,原来拿起笔就能挥洒泼墨的孩子,却难以下手,是什么捆住了他的小手,蒙住了他的眼睛,束缚了他的想象?然而,面对这个问题的,还不止年纪尚小正在学画的小朋友,还有许多已学画十几年的小孩的瓶颈,所以我们不时看到孩子到了这个时候,便会放弃画画。

  孩子在进行艺术活动时,都是一个思考过程,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的,有信心的孩子,是不会被 家长或 老师拉着走的,他的作品充满创意、新奇。而没有信心的孩子,只会画家长想要的、师长想看的画画,他不是主角,没有自己的故事。

   先学基本功后学画

  爱画画的孩子沮丧的拿着画笔,想画企鹅,但面对画纸却难以下笔?你是否曾经面对过这样的孩子,苦恼好久都不知道该怎么鼓励孩子作画?

  鼓励及赏识教育的逐渐普遍化,让许多父母已做到用更多耐心鼓励孩子,也��掉了要孩子画得酷似的要求,纵使孩子心中也已勾勒出企鹅的模样了,但是孩子仍旧胆怯不敢往前。为什么孩子会裹足不前?

  图像记忆对孩子来说对他们来说的确是最快的方法,然而从认识艺术到表现艺术的过程是需要学习。学好基本功,是让孩子持续学习艺术的最大动力,一个孩子若连直线都不会画的话,你又叫他怎么画出心目中想要的模式呢?

  教孩子画画,最初的目的并不是要教会小孩怎样画,如何学习各种画画的技巧,而是让孩子对媒材有充份的了解,让他们体验媒材本身的不同效果,像提供孩子各种不同的用笔方式,在纸上制造出不同的痕迹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导方式。

  孩子们好奇、独立、爱游玩、爱冒险,他们每次发现新的办法,都会为之一振,然后非常积极地投入实践。慢慢地,孩子的基本功学好后,再结合孩子们自由奔放思想的影响,童画往往能让人感动,因为孩子会更懂得表达自己。

   和孩子分享画中意

  孩子拿了今天在学校里的美劳作业回来,请你给评语,或者考考父母到底看不看得懂他的画,父母常常感觉头痛,因为怕自己说错话伤害到孩子,你是不是也常遇上这样的问题呢?

  经验老道的简志雄校长,对如何欣赏孩子的画其实还满有一套的。无论孩子的画有没有问题,在欣赏的那一刻,我们的尊重,会让孩子先建立起自信,由于欣赏,他们更会乐于表现,发挥流畅、多样而独特的创意。我们先别急着去批评,这样会让孩子更乐于跟你分享心里所想。

  被孩子问到到底知不知道他在画什么时,父母可以技巧性地把问题丢回给孩子,请孩子先和我们分享画中的意思,这会让孩子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会让孩子在下一次画画时,细心布置自己想要勾勒的意境与画面。艺术活动本来就是要有思考的情境,孩子的画也较有内涵。

    而在教育孩子欣赏别人的画时,也应该是以一种先接纳,再分析,后批评的方式。另外,我们也千万别低估孩子的能力,以为他们不懂得欣赏艺术,所谓的懂,只有接触,让孩子亲身去赏画,才可以渐渐提升孩子的欣赏能力。

  

var cpro_id = “u2085020”;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美育激活童心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