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哈尔滨市建新 幼儿园 一项调查显示,全园340余名在册幼儿中,剖腹产比例达到68%。 幼儿园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越来越多的 孩子 不同程度地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比如吃饭慢,不会咀嚼;有的宝宝会走路,但不会跑;身体平衡能力差,动不动就摔跤;注意力难集中,已经上中班了却连5分钟的连续注意力也达不到等等。在出现感统失调问题的 孩子 中,剖腹产 孩子 的比例很大。据建新 幼儿园 园长 赵利介绍,对此 幼儿园 专门为 孩子 们增加了感统训练的课程比例,同时建议严重失调的 孩子 进行专门训练,并到医疗机构就诊。
感统失调儿随剖腹产比例上升
小雪是这家 幼儿园 中班的一名漂亮女孩,妈妈生她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剖腹产。小雪的妈妈说自己个子小,又比较瘦,怕自然分娩有困难,所以还没到预产期就把小雪剖了出来。对于小雪的妈妈来说,选择剖腹产无非就是多花一点儿医疗费,自己和 孩子 都安全,可是她想也没想过,剖腹产可能就是现在小雪感统失调的凶手。小雪感统失调主要表现是每天抗拒刷牙、洗脸,洗澡更是每次都哭着完成;对疼痛反应异常敏感;怕黑。经过医生诊断,小雪是典型的触觉敏感,而剖腹产的 孩子 没有经过正常的产道挤压刺激,往往更易出现触觉敏感。
孩子 感统失调的问题,除了在 幼儿园 ,在小学的低年级也常有表现。南岗区铁岭小学的刘樱辉老师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 孩子 :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板凳,写字时常会颠倒,比如把95写成59,把快乐写成乐快。她说,这些常常被理解为 孩子 顽皮和马虎不细心的问题,其实正是感觉统合出了问题。
据市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陈彦平介绍,造成 孩子 出现感统失调的原因很多,这也是医学界和教育界的科研课题,但是剖腹产这一诱因已成定论。该科室每年都有近千名感统失调的小患者前来就诊,年龄在3岁至10岁左右。陈主任说,对于感统失调的 孩子 ,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纠正,超过了10岁就很难矫正了。对于轻度的感统失调,只要通过相应的训练就可以改善和纠正,严重的要配合药物治疗。
记者从哈尔滨市一家民营的蒙氏 幼儿园 了解到,这家收费不菲的 幼儿园 里剖腹产儿比例更是惊人,园方粗略统计近九成 孩子 是剖腹产。这家 幼儿园 的 孩子 家庭都相对富裕,母亲在生产时不会计较正常产和剖腹产的费用差别,还有很多 孩子 是二胎,妈妈生产时都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剖的比例自然提高。
四大主因让妈妈生产选开刀
据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妇女生产的剖腹产比例仅为5%到10%,但是现在剖腹产这种不得已的补救手术却成为了常规的临床手段。哈尔滨市一家新型的女子医院2005年的剖腹产比例高达90%,医院采取了一些医疗技术革新和产前知识普及等措施后,才有所下降,但仍高居70%。虽然没有准确统计数据,但业内人士都认为目前我国女性剖腹产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产比例,大中城市女性中这种比例失衡现象更加突出。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高比例现象?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二科主任牛铭钢分析:四大主因和一个保障导致目前剖腹产盛行。
首先是现在女性的生活质量较过去显著提高,尤其是城市女性很多都体力劳动欠缺、体质下降,尤其是现在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步入育龄,正常生产所必须的疼痛她们不愿忍受,需要的体力也不足。另外,很多产妇出现分娩前营养过剩而发胖、胎儿超大等现象,这就给自然生产又增加了难度。据了解,过去胎儿超过3公斤的情况并不多见,但现在胎儿一般都接近4公斤,超重儿更是与日俱增。据统计,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今年出生的4公斤以上超重新生儿比去年增加200多名。
第二,目前盛行吉日生产,挑日子剖在医院的妇产科里已经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了。记者了解到,不良的择日择时生产之风不仅造成了生育集中、剖腹产比例增加,也给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造成混乱。牛主任说,一些经高人掐算的良辰吉日都很接近,常常会出现妇产科某时段的手术交通堵塞。遇到这样的患者,医生总是从科学的角度为其解释,并说明种种弊端,但是收效甚微。更有甚者,有些产妇家为了择吉日,未足月就剖。
第三,孕妇在产前的相关知识普及欠缺。记者了解到很多产妇选择剖腹产,就是为了不疼,但对剖腹产的副作用却少有了解,对可能造成 孩子 的感统失调都没听说过。据牛铭钢主任介绍,除了感统失调外,有一种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征也多发生在剖腹产婴儿身上。对于产妇也有危害,因为手术产妇的子宫上留下疤痕,如果以后再意外怀孕,流产手术引起大出血的比率要加大。
第四,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客观上助推了剖腹产。一个 孩子 ,闪失不得几乎是所有家庭的共识。剖腹产成了让婴儿和产妇都把握的最佳选择。也因为政策的影响,反正只生这一个 孩子 ,所以很多女性和家属都直接要求医院剖腹产。
除了上述的四大主因外,目前日臻完善的医疗技术也为国人选择剖腹产提供了技术支持。现在的手术技术、麻醉技术和产后的护理技术都有显著提高,对于产妇来说,相对于自然生产,选择剖腹产的确可以称之为‘无痛苦分娩’了,而且手术的安全系数也越来越高,基本达到百分之百,这就给产妇选择剖腹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客观上也成为了剖腹产增加的诱因。牛铭钢说。
父母为剖腹产二次埋单
记者在哈尔滨市一家全国 连锁 的儿童感统训练机构中统计,近期的3岁到8岁的201名小会员中,剖腹产宝宝有136人,近七成。很多家长都说:这里价格不菲的收费是父母为剖腹产的二次埋单。
这家专业训练机构的林威老师说,参加训练的 孩子 中有一半是在 幼儿园 老师或是医生的建议下来做感统训练的,另一半是家长有这方面的早教意识,主动参加训练的。林老师介绍,儿童的感统失调诱因很多,除了剖腹产外,现代城市家庭对 孩子 过分精细照顾、缺乏必要的运动、没有充分的活动空间,都是造成感统失调上升的原因。市儿童医院的心理行为科主任陈彦平说:以前的‘弹玻璃球’、‘玩嘎拉哈’、‘跳皮筋’等游戏都是很好的感统训练游戏,但是已经被现代家庭摈弃,取而代之的是玩电脑、看图书、看电视, 孩子 的活动越来越少,放学回家后就圈在家中不能出门,这都会造成 孩子 的感统失调,应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据了解,随着感统失调儿童比例在上升,以及现在家长的认识程度的提高,几乎所有的早教机构都开设了感统训练课,甚至有些儿童游戏的淘气堡也都划出单独的感统区域,收费是普通区的二到三倍,相关的训练器材和教具也成了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但是陈彦平主任提示家长,一些机构宣传的中国15岁以下儿童100%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并不可信,并非 孩子 身上出现的毛病都要被冠以感统失调的时代帽子,家长应该仔细辨别,必要时就诊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心理 专家 ,对 孩子 的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资料
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感统是指人体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舌、皮肤、前庭网膜等)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 专家 提出,其成因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据儿童心理卫生研究 专家 介绍,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患感觉统合失调症,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 记者慕海燕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