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请救救孩子”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前言

  9月13日,自本报刊发《请救救 孩子 ―――一位母亲的来信》一文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此后,本报连续推出《请救救 孩子 》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了唤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康成长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关心,本报随机选取了西宁市三所小学和四所中学的10岁至14岁的学生,精心设置30个问题,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在校学生问卷调查表”。 
 
  这些问题包括:父母每天给的零花钱以及支配,上网地点、时间、主要目的,对网络以及网恋的看法和网络带来的主要影响等。同时,特别调查了 孩子 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是否帮父母做家务,是否为同学庆祝生日。另外,对 孩子 的思想意识, 孩子 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课外读物,课余生活怎样度过,喜欢哪些课外场所以及 孩子 的理想等问题作了调查。

  六成学生用零花钱上网

  调查显示,在小学阶段,父母每天给 孩子 的零花钱在1元至2元的居多,2元至5元之间的有20%左右,5元以上的占5%;在初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父母每天给的零花钱有所上涨,以5元的居多,占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20元。从零花钱的用途来看,60%的小学生基本用来买文具或是零食,有的学生把钱存起来;60%的初中学生基本用来上网。

  案例:一位母亲打电话说,她的 孩子 小雄自从五年级开始迷上网络后,她就不敢再给 孩子 太多的零花钱,一般每天只给小雄2.5元钱,让他吃午饭。可是后来她发现, 孩子 中午只花1元钱或5角钱买一包方便面凑合,省下的钱用来上网。此后,她几乎不再给儿子零花钱,但是,为了上网,小雄开始偷家里钱,只要大人的衣服里有钱,晚上,肯定会被偷走。

  评析:如今,青少年喜欢泡网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还没有经济能力的他们来说,仅仅靠省下的早餐、午餐的钱去上网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了有足够的钱在网吧里玩个够,偷、摸、抢、骗,什么手段都会被他们用上,甚至有时候,他们会因此而杀人。有数据表明,近年来涉及网吧的刑事案件一直呈递增趋势。

  学生上网多为聊天玩游戏

  调查显示,总体来看,调查对象的上网时间在2小时至5小时之间,30%的调查对象有经常上网的习惯,60%的调查对象上网的主要地点是在家里。调查中,当问到最长一次上网的时间是多久时,回答5小时以上的竟占30%,有些学生回答通宵上网;而5小时以下的占25%。调查还发现,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者占七成以上,且男生比女生的上网时间多。

  60%的调查对象上网的目的是聊天、玩游戏、下载娱乐内容。其中,上网聊天的占45%,玩游戏的占40%,只有10%的学生是用来查资料的。80%的学生认为,网络的开放性与青少年犯罪有关,75%的学生反对网恋,也从不与网友见面。

  70%的学生获取第一信息的来源是互联网,而30%的学生选择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作为第一信息来源。近一半的学生从没有听说过共青团系统,或专门为青少年设置的网站。45%的学生认为上网做什么都可以,35%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和网上聊天撒谎是不道德的,20%的学生认为做起来很难,在网上说说脏话骂骂人很轻松过瘾。

  案例:在一位母亲的恳请下,记者与她16岁的儿子小强做了交流。当我多次问一些与网络游戏无关的话题时,他的态度显得木讷而漠然。“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最喜欢什么游戏啊?”听到这句话,他立刻来劲:“我喜欢玩《大话西游》《传奇》《仙剑奇侠》。”他说,打游戏也可以赚钱!他因为“技术”高,现在已经是一款游戏的网络管理员,每天可以得到10元钱的“工资”。他的网吧生活是这样的:每天花3元钱吃快餐,晚上则用“工资”上网。实在太困了,就去同学家睡上几个小时,然后又杀回网吧狂打游戏。

  评析:网络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地呈现在青少年面前,没有足够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到影响。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无限空间,使一些学生缺乏约束力,在网上做违规行为,如说脏话、进行人身攻击等,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放松与宣泄;而有些青少年通过在网上玩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游戏,有目的地查看含有色情、暴力内容的网页,而且把这些当作上网尝鲜过瘾的又一重要内容。

  同时,沉溺网络会使青少年认知途径发生扭曲,引发心理异常,情绪不稳乃至大脑发育异常等心理症状。据医生介绍,长时间憋尿很容易引起膀胱肿胀甚至破裂,而长时间坐着不动(比如上网)则会使盆腔充血,血液循环不畅。此外,长时间呆在网吧,空气不好,饮食无常,精神高度紧张,不少网民都有胸闷头疼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呕吐,而因过度劳累在网吧里猝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孩子 的爱心要从小培养

  调查显示,55%的调查对象记得父母的生日,近70%的调查对象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活;40%的调查对象为同学庆祝生日,相对于给父母过生日,70%的调查对象更乐意给同学庆祝生日。方式多为买礼物、请客吃饭,而自己制作礼物,送给同学的学生只占5%。

  案例:市民程先生说,有一天,儿子小中午放学的时候告诉他,班里的同学小明要过生日,他需要50元钱,和同学一起请小明吃饭,程先生被 孩子 的这种爱心感动了,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他。可是,有一次,程先生问小知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时,小却说:“你们没有说,我怎么知道啊?”

  评析: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确,几乎所有的家长对 孩子 的生日都记忆深刻,但很多 孩子 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这种反差折射的是 孩子 爱心的缺乏。可想而知,不知道关爱父母的 孩子 ,将来也不会去关心他人,那么 孩子 长大后又何谈报效祖国! 孩子 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社会的主力军。 孩子 的爱心、同情心和感恩心应该从小培养和引导,这对 孩子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培养 孩子 康的兴趣爱好

  调查显示,55%的调查对象喜欢科幻、侦探、古装类的电视节目和课外读物,而30%的调查对象喜欢童话、文学、卡通类的电视节目和课外读物;在课余生活方面,55%的调查对象上网、看电视娱乐节目,30%的调查对象写作业、看书、做体育运动,10%的调查对象和父母到野外或公共文化场所、公园玩;75%的调查对象期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30%的调查对象表示和同学之间交流的内容为自己的爱好和喜欢的事物,40%的调查对象表示,交流的内容为网络和网络游戏,谈论学习的仅占20%。

  案例:在省城某公司上班的苏女士讲:“有一天早上,我去学校送 孩子 的时候,发现很多 孩子 带着‘奥特曼’的书,最令人惊讶的是有一名小朋友,他一身上下‘奥特曼’打扮,头上戴的面具,穿的T恤,脚上的球鞋,让很多 孩子 羡慕,有些 孩子 嚷着让爸爸妈妈买!”后来,苏女士发现自己的 孩子 也迷上了“奥特曼”。

  评析: 孩子 的兴趣爱好,来源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慢慢观察 孩子 的兴趣和爱好,然后因势利导,培养 孩子 康的兴趣爱好,既不能让 孩子 偏离轨道,也不能强制 孩子 选择家长想当然的爱好。

  为 孩子 上好理想教育这一课

  调查显示,在回答“长大了想做什么?”这一问题时,有40%的调查对象回答长大后想做老师、医生、警察、军人;35%的调查对象想做老板、经理、生意人、演员、明星、大官;想做科学家、运动员以及其他职业工作者的占15%,而10%的调查对象的答案是不知道。

  案例:一位36岁的母亲在和朋友聊天时慨叹,他们小时候理想教育比较正统康,现在的 孩子 们说起长大了要干什么时,回答五花八门,说明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多了,也是一件好事,但她就听不惯,从六七岁或十来岁天真烂漫的孩童嘴中蹦出的大实话,诸如:“长大了要当歌星或老板,挣多多的钱,长大了要当官坐轿车管人。”

  评析:现实生活中,在 孩子 中出现了盲目的攀比,比谁家钱多,谁的父母官大,这在无形中会影响和左右 孩子 的理想。家长首先要从小就给 孩子 灌输一些康向上的东西,不应用一些不良的或消极的因素,让 孩子 在盲目羡慕当官、当老板、当歌星的同时,把“劳动最光荣、自强自立”等最本质的东西给丢失了。并且应该尊重 孩子 的理想,进而理解 孩子 的理想、知道 孩子 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鼓励 孩子 树立美好的或远大的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青少年思想教育刻不容缓

  调查显示,在回答“是否能完整写出‘八荣八耻’的内容?”时,80%的小学生回答不出来,20%的小学生最多会写一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45%的初中生能全部、正确地写出“八荣八耻”的内容。

  案例:西宁市某中学的历史教师翟老师讲,有一天,他问学生:“你们知道屈原、李白、岳飞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人吗?”班里的六十多名同学中,有91%的学生回答不出来;翟老师又问:“雷锋、孔繁森,你们应该知道吧?”学生的答案很多,竟有学生认为他们是歌星;最后,翟老师问:“哪位航天员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结果有40%的学生回答不出来。而问起某个影星或歌星时却说得头头是道 。

  评析:“八荣八耻”,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可是,竟有许多青少年回答不出来。原因在于: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中国革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敬仰,对时政等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较低。

  由此可见,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刻不容缓。

var cpro_id = “u2085020”;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请救救孩子”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