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儿童的问题行为发生率陡然增加。近日全国百余名儿童保 专家 评出了影响学龄前儿童身心康发育的最常见的十大问题行为,同时开出了矫正处方。
■注意力差,易分心,坐不住。
[现象描述]处在3~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外界稍有风吹草动,就表现出十分兴奋。
[开方]在模拟教室的情景下,进行注意的行为训练,时间从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15分钟或更长。
■偏食挑食慢食,不肯吃硬食物
[现象描述]如1岁以内的婴儿迟迟不愿吃泥糊状食物,1岁后仍以奶为主,2岁后还吃软乎乎的食物等。
[开方]抓住半固体食物添加的关键期(4~6个月),注意添加的食物质地要由软到硬,讲究平衡膳食。
■明显多动
[现象描述] 幼儿园 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与同伴容易发生争斗,学习困难或不适应。
[开方]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让儿童懂得不同情景下,什么是适当行为,什么是不适当行为。
■过分缠人
[现象描述]这些儿童遇到困难容易放弃,适应性比较差,不容易展示自己的能力。
[开方]培养其独立性,多与同伴交流,参与群体游戏和活动。
■不适当的吸吮行为
[现象描述]4岁以后仍吸吮应视为异常,吸吮常发生在白天或临睡前。
[开方]重赏罚并举,一般以奖赏与惩罚之比为3:1最为适宜。
■孤僻,难与同伴交往
[现象描述]不能和同伴做游戏或玩乐,独自进出,旁若无人,暂时加入集体游戏,不一会儿便和同伴发生吵闹。
[开方]在自然环境中,父母或教师向儿童示范与同伴交流,如打招呼、请求、应答等方法。
■过分好强,受不了挫折和批评
[现象描述]大凡天资聪颖的 孩子 都有好胜心。这些儿童经历较多的成功,过分追求完美。
[开方]关键在于对其心理疏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批评。
■每天沉迷电视、游戏机
[现象描述]对电视和游戏机痴迷过度,整天与其为伴,将正常的学习、交流和活动置之脑后。
[开方]让 孩子 懂得主次之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可用看电视或玩游戏机奖赏 孩子 的良好行为;也可剥夺这两项活动,作为惩罚。
■违拗性严重
[现象描述]2~3岁儿童总是与父母唱反调,特别是在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表现出无自制力、大哭大闹。
[开方]必须由整个家庭人员的共同参与,遵照强化适当行为为主的原则。
■有睡眠问题
[现象描述]学龄前儿童已开始承受心理压力,且这个年龄阶段神经系统较易兴奋,容易造成各种睡眠问题。
[开方]睡眠问题的行为矫正应注重入睡准备,如睡前至少半小时让儿童从事一些安静活动,并营造一个光线较昏暗的睡眠环境,每天定时完成同样的程序后上床等。
 来源: 新闻 晨报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