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后,宋庆龄 幼儿园 的后勤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份特殊而珍贵的节日问候:全园400多名小朋友来到他们身边,送上小礼物,和他们一起参加劳动,道一声“谢谢”,在实践中感受“劳动光荣”的朴素道德观。这所 幼儿园 充分调动各类教育资源,设计丰富多样、针对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课程,让 孩子 在亲身体验中迈好道德养成“第一步”。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 孩子 ”,宋庆龄女士生前的这句名言是 幼儿园 的办园宗旨。 园长 封莉蓉说, 幼儿园 阶段是未成年人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这一步没迈好,后面的学校德育教育就会陷入被动的‘纠错’泥潭。全的基本人格品质和康的体格同等重要,是 幼教 工作者能够给予 孩子 的‘最宝贵的东西’。幼儿德育活动的课程化,为他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保证了时间,更引导教师对这项任务给予更多的重视。”
要让抽象的道德观念入耳入心,关键要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对于理论学习能力尚未发展的幼儿更是如此。 幼儿园 以“爱的传递”作为幼儿德育的核心,把 孩子 们最爱过的各类节日“利用”起来,开出“节日道德体验主题活动课程”,把德育目标融入活动课程。重阳节组织大班 孩子 走进敬老院,送去文艺表演,为老人捶背、剥糖;元宵节, 孩子 们一起动手,包饺子、做汤圆,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感受“团结友爱”。去年母亲节, 幼儿园 让 孩子 “观察父母,为他们做一件事”,一些 孩子 用零花钱为父母购买了毛巾、润喉片等礼物。
养成康的基本行为习惯,学做文明小公民,宋庆龄 幼儿园 创造性地开发出“大孩带小孩”德育体验活动课程模式,让 孩子 在同伴互助教育中自主成长。每年新生刚入学,大班 孩子 就和新生结对,共同学习、活动一周,这一做法不仅让小班 孩子 很快融入校园环境,也让大 孩子 体验到如何关爱他人,自觉成为文明行为的示范者。
 来源:解放日报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