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摸爬于集贸市场菜摊的一群娃娃,如今有了个吸引他们的乐园,陪伴这些卖菜商户子女的,是来自北师大的几名研究生和他们的导师―――张燕教授领着“菜娃”做游戏。
一间大平房,水泥地面,四白落地,墙上挂着剪贴的画片,中间两张简易桌子上放着十几本儿画册和一些小玩具……天花板上悬挂着彩带,透出了喜气。
早上八点半,杨舒婷牵着两岁多的宝贝儿子徐闯闯的小手来了。闯闯今天特别兴奋。妈妈特地为他换上了整洁的红色T恤,以往脑门、胳膊上常见的黑泥印子都不见了。一进门,嗬!真热闹,少说已经聚集了50多个 孩子 。
这是一个“儿童乐园”,办在了德胜门南老城区里的四环集贸市场,杨舒婷是市场里卖菜的商户。今年4月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学前教育的张燕教授带着研究生来市场做课题研究时,看到菜堆里钻、菜摊上玩的一群“菜娃”,就萌生了办一个“儿童乐园”的想法。张教授说,这些娃娃应该接受学前教育。我们办的不是正规的 幼儿园 教育,是让 孩子 们在玩中学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辅导家长如何教育 孩子 。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儿童节这天,“儿童乐园”正式开园。
4岁多的东子在菜摊边长大,“淘”得不得了!别的小朋友都在老老实实念儿歌,他却和几个小伙伴跑到院里的大水缸旁边,伸着胳膊把水舀到玩具车里……东子妈一边拦住儿子一边告诉记者:“ 孩子 他爸后半夜进菜,白天睡觉。我盯摊卖菜顾不上看 孩子 。自从几位老师来了,不收钱,天天教 孩子 做游戏、唱儿歌, 孩子 们可喜欢了,早上七点多钟就跑过来等着老师……”
“小牙刷,刷刷刷,天天帮我把牙刷……”看着 孩子 们兴奋的表情,金凌伊感觉到的是欣慰。她告诉记者,自己和其余6个同学都是北师大的在读研究生,轮流来这里“带 孩子 ”。曾经,她们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中还有这样一群 孩子 存在而忧虑,“儿童乐园”开办后,她思考的是如何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课题。
在学生带着 孩子 玩儿的过程中,张教授不时提醒着学生注意这注意那。她说,两个小时里,我们先为 孩子 安排一些室外游戏活动,像“火车头”、“丢手绢”什么的,然后再安排一些安静活动,让 孩子 们在室内看画报,玩玩具。看起来,这些游戏是点点滴滴,但对 孩子 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