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居民和 幼儿园 同属一个社区居委会,但却被划到了“片外”而无法入园就读
 8月22日是 幼儿园 报名的第一天,当厦门市前埔社区部分居民领着他们的 孩子 兴冲冲地赶到 幼儿园 时,才知道他们的居民楼因被划到片外, 孩子 难以进入公办 幼儿园 就读。厦门日报在接到这些家长的反映后,23日进行了报道。那么教育部门为什么要采取“划片”的做法?同属一个社区居委会,有的居民楼却不在片内的现象又是为什么?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跟踪调查。
 幼儿家长:划在片外根据何在?
 前埔社区居委会辖区的居民林先生反映,前埔 幼儿园 从1999年办园以来,一直招收前埔社区居委会辖区的适龄 孩子 。今年, 幼儿园 说生源爆满,居委会辖区有30多个 孩子 今年不再划入该园片内。林先生说,让人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偏要把我们的 孩子 划在片外?居委会负责妇联工作的相关人员证实了林先生的说法,并告诉记者,教育部门划片并没有提前和居委会联系,现在这30多个 孩子 的入园问题困扰着居委会,已奔波了好几天也无法解决。
 盈翠嘉园7位母亲的代表林女士对记者说,她们得知今年不在实验 幼儿园 的片区后,分别在上星期和星期五,两次向区教育部门要求查阅划片的有关文件,但都不能如愿。可工作人员说,教育局的文件哪能随便给你们看?母亲们说,到底如何划片我们不知道,相关文件又不让我们看,我们该怎么办?
幼儿园 :我们是根据教育局的划片通知
 爱华双语 幼儿园 林 园长 说,我们是和教育局合作的民办 幼儿园 , 幼儿园 没有权力自主划片,片区的划定是根据区教育局的文件。教育局为我们提供了优惠的办学条件,我们也要相应地承担一些公办 幼儿园 的生源指标。但从2003年开始,龙福花园就不属于我们这个 幼儿园 了,所以我们只能按片外生招收。
 实验 幼儿园 的 园长 说,盈翠嘉园、盈翠大厦都是近年新盖的居民楼,本来就不在我们片区内。我们从1986年办园至今,周围的大楼一幢一幢盖起来, 幼儿园 规模却没有扩大,所以几乎年年招生都遇到这个问题,只不过今年适龄的 孩子 多,这个问题特别突出。
 区教育局:以摸底生源为基点划定片区
 思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划片的原则是以摸底生源为基点来划定相应片区。具体方式是,每年 幼儿园 招生之前,教育部门对社区居委会和派出所提供的户籍人口名册进行滚动统计,然后根据 幼儿园 的规模进行相应划片。划定的片区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要根据生源人数进行调整。比如,这个 幼儿园 有两个小班,一个班最多招30人,如果今年摸底时片区正好有60名生源,这个片区就不改动;如果片区生源不足, 幼儿园 招不满,就会相应扩大片区;如果生源过多,则相应缩小片区。今年大部分 幼儿园 的片区没有变化,第一 幼儿园 和华侨 幼儿园 的片区还相应扩大了。
 因为公办 幼儿园 数量有限,划片时总会有一些小区没有被划入片内。家长们认为 孩子 只要是厦门户口,就一定要按片内生就读,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学前教育要进一步放开,早晚将不再进行划片,也就无所谓公平不公平。目前存在的不平等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也是一种改革的“阵痛”。
 这位负责人还逐一解释了报道中提及的问题。实验 幼儿园 的片区和往年一样,没有变化,盈翠嘉园一直都不属于其片区。之所以家长反映去年为什么能读,是因为去年解决片区内生源后有多余名额,才照顾解决盈翠嘉园的1个 孩子 。去年实验 幼儿园 又正好扩了一个小小班,林女士和戴女士的 孩子 进了小小班,但并不等于今年就一定能升小班,更不意味着被划入片区。家长们说盈翠嘉园离实验 幼儿园 只有100米,可盈翠大厦离 幼儿园 只有50米,也同样被划在片外。禹洲花园也是同样的情况,去年莲龙 幼儿园 照顾招收了十几个 孩子 ,家长们就误以为是片内了。而龙福花园最早是划在爱华 幼儿园 片内的,后来片区内增加了强制戒毒所,龙福花园只好划出去了。
 这位负责人强调,小学是义务教育,政府有责任让适龄儿童全部入校,而 幼儿园 作为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按道理是不必划片的,外地大多城市都是采取推向社会、由家长自主选择的方式。但目前家长大多想进公办 幼儿园 ,而公办 幼儿园 数量又少,如果不划片,势必造成大量家长排队的局面,这样公办 幼儿园 是无法承受的。所以,7月22日,思明区教育局印发了“思明区2004年秋季 幼儿园 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其中的“招生计划一览表”规定了 幼儿园 的划片招生范围。 她表示,目前 幼儿园 在分布上还不够均衡,有的新建小区仍有空白点,需要在城市建设时科学地进行配套,随着布局的调整,老市区的一些公办 幼儿园 也有可能移位办学以满足新区需要。另外,教育部门倡导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分开,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教育为引导,扶持办好民办 幼儿园 。
 市效能办:行政行为应预见后果
 那么,教育部门有关划片的规定是否符合有限公共资源的分配原则?对此,市效能办负责人明确表示,行政行为的结果决定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教育部门以文件形式下发通知,要求 幼儿园 划片招生,就是一种对有限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行政行为。公共资源是政府部门根据城镇人口状况进行的规划和投入,如果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行政部门应事先预见到这一后果的发生,或向市政府报告或采取听证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从而找到协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明知有这一后果发生却简单应对,最终把问题推向社会。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