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就 幼儿园 安全工作及 幼教 事业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应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中,幼儿教育事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另外就 幼儿园 安全工作的有关问题,有关负责人特别指出:精神病患者不得在 幼儿园 工作;患有慢性传染病者不得在 幼儿园 工作;幼儿离园一月须检查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患传染病者须立即离职
 这位负责人说,北大第一医院 幼儿园 事故就是 幼儿园 用人不当造成的,这提醒办园者不能在任何细小环节上有所疏漏。所以 幼儿园 的工作人员应身心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 孩子 充满爱心,时刻把 孩子 的安全放在首位,这是 幼儿园 教职工的基本任职条件。此外有关条例也规定,园所工作人员每年还必须全面体检一次,发现患有传染病者须立即离职治疗。
 据介绍,此前教育部曾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发出通知,表示近期要逐级组织一次对 幼儿园 安全工作的大检查,其中包括对 幼儿园 教职工(包括临时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身心康状况等进行认真排查。
 幼儿离园一月须检查有无传染病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按《托儿所、 幼儿园 卫生保制度》规定,为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须严格对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园(所)儿童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特别要指出的是,对离园(所) 一个月以上或离开本地返回的幼儿,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
 卫生消毒是考核基本要求
 有关负责人表示,进行卫生消毒是对 幼儿园 工作人员考核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 幼儿园 的常规工作。按照规定, 幼儿园 要做到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要每天消毒;3岁以上幼儿要提倡蹲式厕所;婴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另外, 幼儿园 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要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在食品贮存和加工方面,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 幼儿园 不得制售冷荤凉菜,不能让幼儿吃隔日剩饭菜。
 幼儿教育事业出现新问题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结构转型,幼儿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既要坚持“在地方政府举办 幼儿园 的同时,积极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方针,又要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应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育事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办的 幼儿园 与原主办单位分离或撤销,一些地方将公办 幼儿园 推向市场,实行“断奶”或“转制”,使原来严谨规范的管理工作受到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民办 幼儿园 数量激增,但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幼儿教师的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 幼儿园 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幼儿园 的规模不宜过大
 有关负责人批评有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违规扩大举办 幼儿园 规模的做法,称有些地方违规扩大办园规模,增加 幼儿园 的班级数量,招收过多的幼儿,有相当多的 幼儿园 达到五六百人,甚至上千人,增加事故隐患。另外,幼儿本应就近入园,有些 幼儿园 为了招揽生源,每天用车接送 孩子 ,造成安全隐患。这名负责人说,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和教育质量, 幼儿园 的规模不宜过大。
 此外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为消除事故隐患,应坚决取缔非法举办的 幼儿园 ,整顿和治理不规范的办园行为。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