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爱心还需理性:领养地震孤儿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呼吁善良的人们,请冷静对待收养灾区孤儿!呼吁民政部门,不要急于让人们领养!”近日,一名唐山地震遗孤在博客中的疾呼,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 

    连日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数以千计的孤儿的命运,牵动着国人的心,无数善良的人们为失去亲人的孩子们心碎流泪,各地领养地震孤儿的暖潮一时间风起云涌。然而,冷静思考之下,许多人表示忧虑:领养孩子关系到一生一世,面对这些受伤的幼小心灵,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你是否有把握长时间用亲人般的爱,去耐心呵护他们、包容他们,保障其身心康成长?  

    孩子,别怕!让我们给你温暖的家 

    “孩子,别怕!让我们做你的父母,让我们给你温暖的家!” “灾区孩子们无声的哭泣让我泪流满面,他们不能没有亲人的关爱,我愿意领养一个孤儿,像亲生母亲那样疼他、爱护他!”…… 

    地震发生后,灾区孤儿们的无助与哭泣令无数人心痛。尽管民政部门反复强调,灾区孤儿的准确数字有待核实,领养孤儿的程序尚未正式展开,全国各地的人们仍纷纷通过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社区、网络等各渠道表达领养孤儿的强烈意愿。 

    目前,各大网站论坛上网友报名收养孤儿的帖子层出不穷,新华社区、天涯论坛、新浪论坛、红网、凯迪社区、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几十家网站论坛有近万条跟帖,还有网友开设网站或建立QQ群来专门讨论申请收养地震孤儿的信息。在网易举行的收养地震孤儿的调查中,有9万多网民表示愿意做孤儿们的父母,投票率高达96%。 

    河北石家庄的一位网友真诚地说,我是一位母亲,看着孩子们的遭遇没有一天不泪流满面,我能体会孩子没有妈妈的痛苦,孩子需要一个温暖的家,我和丈夫有能力给孩子需要的母爱、父爱!我会好好爱他们,胜过爱我自己的孩子! 

    同时,在广东、贵州、湖北、重庆、黑龙江等地,每日到民政部门、慈善机构及媒体报名领养孤儿的家庭排成长队,咨询领养事宜的电话不绝于耳。  

    在重庆,市妇联开通领养孤儿的“亲情通道”,帮助热心的市民认养灾区孤儿,有的市民直接拿着登有孩子相片的报纸要求认养;在贵州,《贵阳日报》发起招募“贵阳妈妈”的爱心行动,通过认养、资助等方式,结对帮扶孤儿,仅一天之内,报名者就逾500余人;广东则有一万多个家庭加入了领养地震灾区孤儿的大军,希望用爱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记者从湖北省慈善总会了解到,地震发生后,许多市民纷纷前来报名领养,报名者来自社会各阶层。武汉东风锅炉厂退休职工、50多岁的何静远老人也和老伴前来,郑重地填写下领养孤儿报名表。她流着泪说:“灾区的孤儿们太可怜了,我们也想收养一个孩子,可四川慈善总会的电话总也打不进去,我们俩决定先报名,过几天再亲自前往四川,表达我们的迫切意愿。” 

    武汉市妇联儿童部主任陈文杰说,这几天报名收养地震孤儿的人都把电话打爆了,“有的妈妈甚至比起了条件,还一再向我们保证,一定会像亲生孩子一样对待孤儿们。” 

    湖北媒体也向社会发起“湖北妈妈爱心行动”。据了解,活动热线开通首日就接到了200多个优师教研 教师研学报名电话18610206462,一周以来报名领养地震孤儿的人已有近千人。 

    武汉武昌区徐东大街居民王小姐说,“我天天看灾区孤儿的报道,看一次哭一次,太难过了!我已经和丈夫、孩子商量过了,真心希望能领养一个小孩。我们的父母也都特别支持,还说要帮忙带孩子。” 

    地震灾区孤儿们的哭喊触到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抚养孤儿,对于众多不能亲赴灾区的人们来说,正成为一种抗震救灾,表达对同胞之爱的方式之一。 

    爱心需要理性 您真的准备好了吗? 

    正当人们纷纷加入领养孤儿的大军时,一名唐山地震孤儿的肺腑之语唤起了许多人的深思。“残酷的自然灾害让无数富有同情心的人们没来得及冷静思考,就争先恐后地去认养孤儿。在此我以一个唐山大地震孤儿的身份呼吁:善良的人们,请你们冷静下来,不要急于领养他们。你们今后是否真的能从心理上体会孤儿的内心感受,是否能给他们真正的幸福生活!” 

    这名名为 sandy的唐山地震遗孤在博客中坦言,唐山大地震让12岁的他在一夜之间失去父母及其他多位亲人,后来他被北京的亲戚收养。然而,在被收养的岁月里,无数次关于那场灾难的询问,让他在夜间经常做梦和哭泣。而被无数学校邀请做报告,痛苦回忆地震时的场景对他来说则成为了更大的灾难。 

    “当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我嚎啕大哭。我关注着和我一样命运的孤儿们,看到那么多富有爱心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想收养他们,我很怕!怕他们和我一样,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表面幸福,内心无比痛苦!”sandy说,他并不是要阻止人们领养孤儿,只是想请大家冷静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正有能力抚养受过巨大心理创伤的孩子?他们敏感、固执甚至很容易仇视,而在情感上对关爱自己的人十分依赖,需要更特殊和细致的关怀。 

    对于灾难孤儿这一特殊群体,有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儿童对于洪水、地震、突发恶性事件造成的伤害,最多见的首先是痴呆、麻木、丧失警觉状态、不知闪躲或逃避,接着会出现惊恐、喊叫、噩梦,而且受伤情景会反复在脑中闪现。 

    唐山地震幸存者、“唐山孤儿”陈秀敏就在接受访问时坦言,虽然那次地震已过去多年,但40多岁的她到现在还是见不得刮大风、打雷和闪电,总是被吓得直打哆嗦,藏在被窝里,不敢出来。“孤儿的性格比较固执,感情也很脆弱,所以想认养孤儿的好心人,最好在这方面做好准备,用爱去感化这些孩子。”她说。 

    网友“crystalplane”说,我是学心理学的,灾害极可能给孩子们的心灵造成心理疾病,如果你没有百倍的耐心与关爱,还有技巧与付出,可能你的爱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灾区的孩子大多是身体受伤的,其中有一部分可能终身残疾,他们需要更多关爱和照顾,因此他呼吁人们一定要在冷静理性的思考后做出决定。 

    由于灾难给许多孤儿心理刻下了难以忘却的阴影,他们比普通孩子可能更为敏感、脆弱,这就对领养者在今后与孩子的接触中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心理专家金韵蓉就曾专门针对灾区孤儿心理恢复制定出十个“不要”的行动原则,如不要向孩子承诺做不到的事,如我一定帮你找到父母;不要粗暴“干预”孩子的情绪;不要强迫他回忆或说话;不要试图取代他的父母;不要造成他们的内疚等。 

    陈文杰说,一时爱心冲动下的收养,有可能给孤儿在身心上带来更严重的二次伤害。孤儿与养父母在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会有一定差异。而且热情过后,每个收养家庭都需面对各种现实的生活问题和压力,当人们经济状况变化的时候,和孤儿性格不和的时候,有了自己孩子的时候,是否还能对孤儿视如己出,充满爱心和耐心?家庭教育方面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收养是一生一世的责任,孤儿能否真正融入新家庭,抚平创伤,是个长期呵护关爱的过程。” 

    网友“走马折花”也表示担忧:父母双亡的沉重打击会给孤儿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因此抚养他们的人需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领养者是否能一如既往,长期耐心地照顾他们?我们实在不希望这些可怜的孩子再遭遇任何的不幸。“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富裕的物质生活,而是一个可以疗伤的温暖的家。” 

    民政部门有关人士提醒,收养孤儿不能一时冲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不能随便弃养。若孤儿遭到收养人遗弃,将会给孤儿心灵造成二次伤害,这种伤害更大,热心人士需要认真考虑。 

var cpro_id = “u2085020”;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爱心还需理性:领养地震孤儿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