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MARCH
6.2020
(每周五更新)
自然 | 灵性 | 趣味
幼教行业总是“风来风去”,
一阵热闹过后,会有短暂的寂静。
之后,又是新一轮的“追风”运动……
全文字数:4098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幼儿园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
并最终积淀为一种文化定力?
○
以下文字,来自郭国燕博士
在撰写“园长文化领导力”一文时与我的对话 。
01.
文化,“内化于心,外诸于行”
NOTE —-
言行一致
知行合一
从创办这所幼儿园开始,我的心里就有一个要求——教师要是“文化人”。因为内在的匮乏会导致外在的缺失。所以,在招聘教师的时候,我会特别留意教师的言谈举止,看他们的态度和知识储备。
当时,并没有“文化管理”这样的思考,只是想选择一些有精神追求、对自我有约束的教师。那个时候,我经常告诉老师:“做工作的时候,家长看到的,我们要做好;家长看不到的,我们要做得更好。”现在回头再看这句话,发现这里面是有文化的约束性的。
小时候,母亲就跟我说:“别人看着你、不看着你的时候,你应该都是一样的。” 一开始,我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来我们幼儿园的人,不管是孩子、家长,还是领导、陌生人、收废品的人,教师不要有任何区别对待,要微笑着说“你好”。这是一种基本的行为规范,体现的是对他人的态度。
对待孩子,我会跟老师们说,你们要包容,有仁慈心。因为他们是孩子,即使有破坏性行为,也要试着去包容,寻根溯源,找到这个行为的源头。对家长,也要多一份理解,理解家长为什么要这么做,思考家长行为背后的原因。
这些规范,后来很少再提,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教师们来讲早已“内化于心,外诸于行”了。
这么多年,我很少在公开场合批评教师。如有什么问题要跟他们谈,也多是在私底下进行。如果我在公开场合批评了某个人,很可能是因为这个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团队。但批评完后,我会私底下和这位被批评的老师做一次深入沟通。
02.
文化的核心是“关系”
NOTE —-
教育本质上
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花草园发展到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真诚和开放的 ,这一点非常关键。
花草园有开放的、接纳的文化氛围,所以在其中的花草园的人也都特别真诚,从来不怕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可以直面自己在教育以及人性中的不足,这是很宝贵的。我特别喜欢一句话,“真实自有雷霆万钧之力”,真实的东西是特别有力量的。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弱点,本能地会闪躲,当躲不过的时候,索性真实面对,反而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
我们在谈“真诚和开放”的时候,谈论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大家不用喊口号,说大话,只是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当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真实的力量去爱他人。
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维护文化。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在一起,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这是文化特别核心的内涵,也是一种回归人性的文化表述方式。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文化的内涵。比如“善良”“正直””团结”“克制”“内敛”“精益求精”……都能够纳入到我们的文化中来。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由人创造的,只有回归到人性最美好的本质中去,文化才有可能淬炼出美好的品相。
03.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
NOTE —-
当我们把文化推向内里的时候,一定要看到人心。
花草园的文化不是个人创造的,而是大家共同创造的。
就“小我”而言,每个人都是自恋的,所以我很注意这一点。在文化的构成和丰富过程中,通常是我和老师们、孩子们共同来完成的,所以他们对幼儿园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感认同。
【儿童:幼儿园文化创造的源泉】
刚开始的时候,是很艰难的一段“文化苦旅”。
因为大部分成年人是很难保持心灵开放的,习惯了用不信任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所以,最开始的文化建设,教师的参与并不多。
那时候,我经常听孩子们讲话,把思考写成文章,分享给老师们。所以儿童在这个幼儿园是很珍贵的,他们是我们思想和灵感的源泉,是幼儿园文化创造的源泉。
【教师:打开心灵,成为文化的主动建构者】
当我们把文化推向内里的时候,一定要看到人心。
人心的改变是世界上最难但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不渴望看到更美好的自己。老师们必须自己渴望创造美好,才有可能离儿童教育追求的真善美的境界更近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求老师们倾听儿童,记录儿童,和儿童生活在一起。当我们能够能像儿童一般美好的时候,生活就会变得很简单。老师们会发现,自己的防御层在孩子们面前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的内在开始有了渴望,慢慢有了变化。每学期末的总结,老师们都会写到自己的变化。所以,真正让教师改变的,是孩子们。
当老师们体会到“心灵打开”的美好,开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这个时候,教师成为了文化的主动建构者。
我只是搭建了一个文化的平台,但是文化的内涵和丰富性是所有人共同创造的。还有一些外显的文化符号,比如《儿童宣言》、《园歌——大大的梦想》《教师宣言》都是我和老师们共同创作的。当他们被容许自我表现与创造的时候,身上的真善美都会变成文化的力量。
04.
突破防御层,
才能走进文化的内里
NOTE —-
花草园的文化里
流淌的是真诚的血液。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虚伪打败不了真诚,丑恶战胜不了美好。花草园的文化里流淌的是真诚的血液。
当教师和这个文化相斥的时候,会感到不那么轻松愉快。这个时候,有的人会改变,也有的人会中途退场。幸运的是,在我们幼儿园改变的是大多数人。中途退场的教师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有的人只想活在文化的边缘,以局外人的身份观望,不想走进文化的内里。
要想活在文化的内里,就要穿破最痛苦的“防御层”。一旦突破防御层,就开始进入到一个“真我”的状态,那是非常美好的一种状态,它是真诚的、流动的。我自己也是如此,在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防御层后,内在才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每周教师教研会,第一部分就是“说你说我”,每个人都把过去一周,在工作中遇到的美好、喜悦、难过,那些“巅峰时刻”和“跌落”都表达出来。我们突破“防御层”,坦诚相见,相互依偎,彼此温暖。
05.
在课程中
为教师开掘一条文化的河流
NOTE —-
在课程中,教师对文化的理解,并不能由他人传递,而是需要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不断将自身敞开,去感知、体悟……
“生活化课程”就是依据文化来构建的课程。
最开始我们做“畅游日”探索的时候,就是让孩子们玩,但是玩到最后,我们会觉得有点儿枯竭。开始思考,我们的课程难道仅仅是让儿童快乐吗?它是不是也需要传达一种文化价值观?所以,我们开始试着将“文化”这条线索编织进“生活化课程”,这要求实施课程的老师也应该是一个有文化质感的人。
2016年,我带着十几个老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读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是我们在文化上进一步走向纵深的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我住的农家小院里,一起在微信群酣畅淋漓讨论的情境还历历在目。晚上八点到九点,我和老师们一起读书,在夏夜的星空下,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听教师们的阅读感受和解读。这是一次集体文化的畅游,也是传统文化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次回暖。
到今天为止,幼儿园的文化管理在依托着“生活化课程”进行。教师们在文化的河流中徜徉,也在这条河流中,精神不断得以沐浴,出来之后,焕然一新。
从开始的“文化形态”到“文化质感”,我们有自己的坚守。
生活的河流原本就是非常开阔的。在课程中,教师对文化的理解,并不能由他人传递,而是需要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不断将自身敞开,去感知、体悟,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又以行动获得对课程文化的认识,在生活文化的河流里,同频共振。
06.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文化领导力的关键
NOTE —-
园长的文化领导力
是幼儿园发展的天花板。
对我而言,园长文化领导力的关键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比运用任何技术手段更有意义。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在专业上的判断,决定了对待每个人的态度,决定了在课程中赋予它的情感,思想和灵性,也决定了如何处理和自己内在的自洽关系。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的发展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长的眼界和胸怀。园长的文化领导力就是幼儿园发展的天花板。
很多管理者总是把自己置身事外,缺乏反躬自问,又希望别人完全服从领导,认为这就是管理。有人问我花草园的管理有没有什么“招数”?哪有什么招数,真诚就是最好的招数。要思考:
??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自己在哪些方面还能有所突破;
?? 是不是可以更温柔一点、更慈悲一点、更宽厚一点……
我很喜欢“世界”这个词,它是一个佛教用语,“世”代表着时间,“界”代表着空间。我经常会想:
?? 我能为教师们创造什么;
?? 怎样可以扩展时间和空间,让教师们的精神世界得以舒展。
比如我们会鼓励教师们看电影、看话剧、读书和旅游,去一些特别美好的地方,感受世界的美好;同时给他们精神的引领,让他们自己完成突破……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这次疫情,让我们“停”了下来,但思考却从未停止。这段时间,成为了花草园人共同提升文化定力的契机。
这个时期,我们一共讨论了三个问题。
? 教育是什么?
? 当下,我们的教育可以做出什么改变?
? 我如何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PS:三个问题的讨论可在文末“推荐阅读”处点击链接,进行阅读。
这三个问题,也在帮助每一个人思考,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毕竟这些问题才能直击我们的心灵。
推荐阅读
开学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可以先讨论一个问题
2020年2月19日
开学第一课 | 疫情之后,“更好的生活”与“更好的世界”,我们如何选择?
2020年2月28日
三月第一个工作日,我们开了个全园会
2020年3月2日
版权声明
本文系胡华工作室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授权。思想的形成,需要时间,也需要心血。反对抄袭,反对洗稿。如有借鉴,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同时将在公众号上对抄袭者予以曝光。
编辑 | 张芬老师
日期 | 2020年3月6日
*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