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今天要讲述的是,
春光三月里,
幼儿园的老师和大班的孩子们一起
探秘一本书和许多书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各种有趣的故事。
2017.3
花花草草幼儿园
大班61位小朋友
阅读月的
正确打开方式
三月 &
春天 &
来临 &
在遥远的古代,知识分子推崇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之后,以耕读结合的方式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耕读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耕读传家”的教导。
时至今日,很多人仍喜欢把读书称之为“耕读”。每到这个季节,我们就开始带领孩子们用一个特殊方式开启一个新的春天的来临。
我们在思考,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书籍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可是,孩子们的阅读水平仅仅依靠阅读数量的增加就能提高吗?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请和我们一起
乘着歌声的翅膀
探秘孩子们的阅读体验
壹
了解一本书,才能爱上阅读
“孩子们对图书的喜爱从来都是
从自己感兴趣的一本书开始的”
计划 1:《我想了解一本书的构成》
目标: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了解一本书的组成要素;提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孩子们用海报分享自己了解的书
他们发现 ??
刘旭冉(男):一本书会有封面,还有封底。封面在最前面,封底在最后面,封面有书名,封底上写了这本书卖多少钱,第一页总会有一些小字。
胡曦文(女):书里面有文字、图片,还有作者的名字。最好玩的是,有的书还有二维码,就是用手机一扫可以看的那种。
尹如凝(女):有的书没有二维码,只有条形码,有的书还有书套。
”
熊一衡(女):书上有出版社的名字,就是说这本书是从哪来的。我妈妈就在出版社工作。
颜妤兮(女):书有薄也有厚,有一次我爸爸带回来一本书,我问他有多少页,他说有两千多页。
吴梓敬(男):我发现,有的书里有一个“手册”。
杜安澜(男):书能够带来人不知道的知识,所以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
他们思考 ??
周心然(女):为什么书的封面是硬壳的?里面书页很容易被撕坏。
杜安澜(男):为什么人类会创造奇怪的书?图书馆里那么多的书,他们是怎么做到那么有序的?为什么有的书可以借有的书不能借。怎么借书和还书呢?
涂墨晗(女):为什么有的书是有字的,有的是有图画的?
吴梓敬(男):古代的书长什么样子?
刘旭冉(男):从什么时候有的第一本书?第一本书是什么样子的?
丁文皓(男):古代的字和现在的字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用古代的字了呢?汉字是越来越简单还是越来越复杂?
翟一桢(男):书上的内容是从怎么来的?比如说,关于恐龙的书,作者怎么知道恐龙长什么样?
胡曦文(女):我想知道,书是怎么印刷出来的。
李美凝(女):我想知道,几百年前的书是怎么保留下来的。
”
贰
制作一本书,才能懂书、尊重书
“孩子们对书的了解
与尊重自己同书的关系有关”
计划 2:《我要动手制作一本书》
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制作一本书;发现更多与众不同的书;对创作一本书及其过程产生兴趣。
@孩子们亲自动手完成设计与制作
链接:
令人脑洞大开的图书制作原来在这里
刘旭冉(男):我和爸爸一起做了一本叫做《生命》的书。我家里也有一本这样的书,太喜欢了,所以我想自己把它做出来。从三叶虫到水母到爬行动物再到恐龙,然后是猴子,哺乳动物和鸟,原始人变成现代人,这样的一个故事,连环画一样,是不是很特别?
杜安澜(男):我做书遇到了一个小困难。我想做出一个弹簧感觉的书页,但是纸太软了,总是做不出来那种“弹”的感觉,我和妈妈一起做了很多的尝试,我觉得解决困难的过程挺有趣的。
李与棋(女):我特别喜欢立体书,一直想做,可是我不会,但是嘟嘟妈妈来到班里给我们讲了书是怎么做成的,我觉得太好玩了,下定决心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本立体书出来,妈妈帮我查了制作方法,爸爸和我一起做。做成功的时候,我简直高兴疯了。
颜予兮(女):我自己做了一本书,是关于“山洞”的。之前我看了一本书,讲的是地球内部的灰岩洞的,我想我把它改一改就变成我的书了。但是我觉得时间不太够,做的有些简单了。如果再做一次,我觉得,我会做得更好。
”
@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原创书
链接: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了一本书
(点击文章末端“”查看)
叁
踏入图书馆,走进知识的海洋
“孩子们读的书越多,
对世界的想象力就越丰富”
计划 3:《我家附近的图书馆》
目标:了解图书馆的构成以及图书分类编码的一些常识;在图书馆探秘中,了解社会,获得自我的思考与体验;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有趣和神奇的图书馆。
61名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
前往了位于北京各个城区的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分布图
他们在探索 ??
张雅祁(女):我去了西城区儿童青少年图书馆,里面有专门的儿童阅览室,我办了张读者借阅卡,里面有我的个人信息。图书馆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借书,借书的时候只要工作人员扫一下书上的码,再刷一下借阅卡就可以了,最多可以借十本书。
马羽萱(女):每本书都有一个排序,要是你找不着的话,就在电脑里输入书的名字,它就会指出那本书的排序号码的地方。看书的时候还得保持安静。你可以坐在地上看,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用桌子放书看。有的新出版的书放在一个架子上。
”
舒雨初(女):我去的是首都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有两个馆,一个A馆一个B馆。一进入A馆就能看到指示牌,每个书架上也有编号,让你能够更容易找到你要看的书;B馆里有很多可以借书和还书的机器。图书馆里一点声音也没有,爸爸妈妈还敢小声地说话,我也不敢小声说话,就这样踮着脚走。爸爸还发现了一台借书的机器。
王雪晴(女):国家图书馆有点奇怪,我们进来的时候直接到了二层。你知道为什么进来的时候是二层吗?因为地下还挖了一个空洞,那里才是真正的一层!国家图书馆里还有好几个圆圈型的是看书的地方,有个粉红色的比较小,我就可以躺在里面看书。
”
他们在思考 ??
Q
什么样的地方叫“图书馆”?
杜安澜(男):有很多很多藏书的地方就可以叫做图书馆。
马卓新(男):书店是卖书的,图书馆是借书看的。
周心然(女):在图书馆里面,有的分成少儿图书馆和成人馆,它们的地面是不一样的。少儿馆的颜色更加鲜艳一些,因为小朋友们都喜欢鲜艳的颜色。
颜妤兮(女):我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个秘密,图书馆里有很多书架,书架很高,上面摆了很多的书。那些书定期会换,是图书馆的人推荐给大家的书。
”
Q
图书馆里除了书,还有什么?
孙梓涵(女):有一个安静的标志,提醒在图书馆的人要保持安静。
马卓新(男):图书馆还有很多大的牌子,那个牌子会告诉你,这一片区域有什么样的书。
赵点乐(男):图书馆会有一个专门还书的架子,你在图书馆里看完一本书可以不用放回去,会有专门的人把它放回去。
姜子豪(男):图书馆跟幼儿园一样,有很多的摄像头。
武妍辰(女):图书馆里一定有厕所,因为我们都得上厕所。如果那个图书馆很大的话,厕所也会很多,因为会有很多人使用。图书馆还有一个电子的机器,那个机器可以来扫描那些你带不走的书。你需要哪一页就扫哪一页,然后那扫描出来的文件带走就可以啦。
”
Q
图书馆里的规则?
郭沐歆(女):每一个图书馆都有服务台,坐在服务台后面的人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人。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找他们帮忙。
姚润霖(男):整理书的人会推着小车在书架间走来走去。
李杍墨(男):借书的时候需要扫一下条码。
吴梓敬(男):如果要借书的需要办理一个借书证。如果你没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回来,就需要交一些钱。一般是一天五毛钱,两天就是一块。
”
Q
图书馆里有多少藏书?
颜妤兮(女):我去的首都图书馆有17个阅览室,1000余个阅览座位,有400万册的藏书。你们知道吗?一个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很重要的衡量一个图书馆好不好的标准。
周心然(女):我去的国家图书馆就是中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
他们在追问 ??
栾希平(男):沙滩图书馆,如果下雨了这些书怎么办?
陈刘芷蘅(男):坦克图书馆是在建在坦克里的图书馆吗?那得需要多大的坦克才可以呀!
舒雨初(女):世界上的图书可以分成多少类呢?
郭一力(男):图书馆有吃东西的地方吗?要是在里面看书的人饿了怎么办?
邵子恺(男):我想知道,那些很珍贵的书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
他们在感叹 ??
杜安澜(男):我看到过一个孤独图书馆就是建在海滩上的,但是不是露天的,是在一栋建筑里。
吕诗凝(女):英国有个兔子图书馆,那个图书馆的烟囱也是兔子的形状,里面所有的书都是跟兔子有关的。
翟一桢(男):我在银行旁边见过自助图书馆。
邵子恺(男):我在外国的时候见过一个很大的图书馆,它外面很漂亮,但是你一进去就发现里面比外面好看很多,我喜欢它的建筑风格,很美丽。
武妍辰(男):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图书馆,比如坦克图书馆、电话亭图书馆、海滩图书馆、公交车图书馆和驴子图书馆,各种各样有趣的图书馆。但是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图书馆好像只有外国有。
”
(@世界各地的有趣图书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月的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吗?并没有!
关于图书与阅读,孩子们还有很多的想法……
赵点乐(男):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演一本书。如果这个梦想可以实现的话,我希望能够演西游记,我就会演孙悟空。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可以去创造一个真正的面包图书馆。
刘旭冉(男):我想多看看我爱的书,希望能够有自己的小书格。那个里面放着我最近喜欢的书,还有我没有看完的书。我还可以为我的小书格做一个标志。
姚润霖(男):我觉得阅读月永远不可能过完,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书,所以我们永远都可以去探索。接下来我还想探索更多的问题,比如国家图书馆和普通图书馆有什么不同,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给书分类……
”
下周,关于书的学习还将继续……
名师视角:
“我要用一颗办一所好大学的心
办好一所幼儿园。
因为,在本质上,这是同一件事情”!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
理查德·莱文曾说过:
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
他说,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
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每周,我都会和老师们拿出一个中午的时间,一起研究孩子们究竟应该学会什么?最终,我们达成了一种共识。
即使是儿童,
教育也不是教会他们学习知识,而是要习得一种思维方式,
帮助他们在繁琐的生活中,保持康、清醒的自我意识,
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
而是生活由“我”掌控、由我创造。
在这个月的学习中,我们将读书也视为耕作,在孩子们的心中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深耕细作。让他们学会思考、选择,也开始拥有了一些信念、自由。
今天,我们展示出的儿童学习过程,
无疑是对我们理解的一种诠释。
编辑 / 罗希悦老师
视频制作 / 张芬老师
照片提供 / 大班教师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回顾往期精彩内容
“生活化课程”的N+1个关键词
【生活化课程】姓名的故事
【生活化课程】十月,从文化中寻求课程线索
“我们想在幼儿园里搭建一座桥!”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