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是谁在唱歌?怎么这么大声音?
这是买东西的吆喝声,听听这是在卖冰糖葫芦呢
声音是从哪传来的?
是从”万丰小吃”里面传来呢!
5月12日丰台一幼西局园的小朋友和家长,来到了”万丰小吃”进行美食节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创首都文明示范区,弘扬传统文化,品味特色美食——我参与、我制作、我分享”的主题来进行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达,家长们让孩子们见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吃饭喜欢带他们去快餐厅或者档次很高的饭店。而吃到我们老北京的特色小吃,那可是少之又少了。了解到这些情况,老师们设计出了一次特殊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参与、品味传统文化。
在“万丰小吃”里有一个饮食文化的博物馆,博物馆里有很多年代久远的老物件。还专门请了京城的“叫卖大王”来为小朋友讲解。爷爷为小朋友逐一介绍以前制作食物的工具。
为了让我们印象深刻,爷爷还向我们发出了提问,有小朋友答出来了,就会给他一个小礼物。“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以前的时候,人们用它来量米的多少,叫做“斗”,你看它上口是方方的,底部是尖尖的!” 孩子们和家长们都饶有兴味的听着,爷爷奶奶们仿佛被带入了过去的回忆中……
爷爷告诉我们:以前的饭店很少,也没有电视、手机可以做广告,所以买东西的叔叔阿姨都会推着车,走街串巷地在街边买东西。为了招呼客人来买东西,他们还经常吆喝得很大声,来吸引顾客。
爷爷知道我们小,特意选择了清晰简单的吆喝学起来,来让我们猜猜这是卖什么的?我们一听就知道是卖小金鱼的吆喝声了,非常有趣,也都学着爷爷的样子吆喝起来了!爷爷的声音好大、好宏亮啊!原来爷爷是“吆喝”这项非遗的传承人,还经常去电视台录制节目呢!
学完了叫卖声我们开始体验制作绿豆糕了,这可是我们北京传统的小吃之一。平时吃的绿豆糕都是干干的而且四四方方的,为什么这个绿豆糕是黏黏的呢?快让叔叔为我们揭晓答案吧。
叔叔说“平时吃的绿豆糕因为需要多储存一些时间,所以会在里面加入很多的添加剂。但是我们手里的绿豆糕是没有添加剂的,除了磨好的绿豆面,就只多加了白糖,小朋友吃了安心又康”
哇太好了,叔叔,桌子上的这些木板是什么?
这是制作绿豆糕用的模具,小朋友把面放在模具上摁平,用尖尖的地方向下敲几下,绿豆糕就做好了。
快来看看我们的劳动成果吧~香甜可口的绿豆糕做好喽!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驴打滚吗?这是传统的老北京年糕。为什么叫驴打滚呢?快让爷爷来告诉我们吧!这位爷爷可不简单了,他可是京城老字号大名鼎鼎“年糕杨”的第三代传人“,自然做的年糕谁也比不了!
爷爷告诉我们:因为以前的路都是土路,驴打滚用的豆面就像是黄土,年糕就像驴一样在地上打滚,所以就叫驴打滚。由于我们年纪太小不能用刀,所以由爷爷制作,我们品尝。
驴打滚黏黏的甜甜的非常好吃。我们用江米制作了艾窝窝。原来就像揉橡皮泥一样简单,把红豆馅放在米上,然后包起来,揉成圆形。快看我们成功啦~
感受了、体验了。老师我们还没有品尝呢!小朋友和家长坐在圆桌边准备品尝美食啦。这可是第一次在外面和好朋友一起吃饭呢。
看桌子上有好多平时没吃到的东西,这都是中国各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呢。门钉肉饼、炸鲜奶、豌豆黄、褡裢火烧、鱼型的水晶红果。好吃的太多了。话不多说,我们要开吃啦!
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吃出了文明、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康、同时也吃出了传承,促进了家园的和谐,为共创首都文明示范区的和谐做出了园所的贡献。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文本供稿:王昕晨 杨君
文字编辑:王昕晨 杨君
图片拍摄:西局园教师
图文编辑:王昕晨 顾珍珍
琪琪老师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