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共分享
互动研讨促成长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片树叶、一块石头,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
……
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设,分享课程实施经验,提升教师创新和实施班本课程的能力,南通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于2021年12月13日开展了“班本课程共分享,互动研讨促成长”的活动。
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追随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的自发行为、教师引导反思、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形成生动的课程故事,在交流中相互学习,获取经验。
班级树轶事
大一班的“班级树轶事”从“马蜂窝事件”到“我们的担忧”,再到“我们的养护计划”,深刻解读了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筋”道十足
通过“皮筋之旅”的探索,孩子们学会了自主思考,自主设计,自主解决问题,形成了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遇“稻”一粒米
探稻、识稻、品稻、玩稻、百变草绳,一场与稻子的邂逅,激起了孩子们无限的乐趣,感受到大自然的“活教材”魅力。
欢“橘”一堂
小班的宝宝,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讲述、制作、品尝等一系列的活动去探索橘子的秘密,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取直接经验,产生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欲望。
勺 趣
小班的萌娃让生活中的勺子,变成了我们游戏中的素材,在认识勺子、勺子大变身、勺子游戏的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勺子大大的本领。
橘 趣
“趣识橘”、“乐玩橘”、“巧用橘”,打开了儿童探究橘子的“大门”,加深了对橘子的认识。孩子们探中“识”橘,玩中“品”橘,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感恩生活、感恩自然。
打开五感,寻觅美的踪迹
感知秋天,孩子们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和味觉出发,体验了好闻的味道、可口的美食、多样的色彩和好听的声音,这就是孩子的“真感知”“真体验”。
本次课程分享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
分享之乐——教师在建构课程的过程中,发现生长的力量,努力做孩子喜欢的生活式课程;
学习之美——让老师们看到了学习的力量,自然结为学习联盟,从教研走向研修;
实践之感——尊重与欣赏幼儿,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支持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阶梯式成长脉络。 虞永平教授曾说过: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只有源于幼儿兴趣才能有故事,只有追随幼儿的脚步才能有课程,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只要提供多种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究、发现,才能构建精彩的课程故事。
关于班本课程的故事还在上演,我们将继续追随孩子的兴趣,去发现孩子们的一百种语言,关注新的生长点,让我们的课程故事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文字/编辑 : 左鑫鑫
审核: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