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沟通是提高教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从家长处教师可获得许多宝贵的知识经验与信息,对提高教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的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
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
若进行电话交流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教师要把电话成为“感情专线”。赞美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指责,它能调动起人的所有积极因素,激发其源于内心的责任感。
与家长沟通的原则是:表扬和关心要贯穿始终,有时需要委婉一些,但同时还要实话实说。教师用爱心开启家长的心扉,家长将无比信任你,为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助力。
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
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常常要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力。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当家长感受道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家长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会十分融洽。
1、尊重家长,态度诚恳;主动微笑,用字遣词优雅;仪态端庄,包括肢体语言。
2、选择恰当的沟通时间与地点,向对方表示善意与欢迎。
3、保留对方的面子,委婉地透露坏消息。
4、适时提出建议,询问对方的意见。
5、不要仓促地做决定,不要催促对方下决定。
6、强调沟通双方相同的处境,充满信心地进行沟通。
“沟通”就是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碰撞。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家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道”便于成功的发挥家园教育的合力,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为更好的与家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