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
一、设计思路及来源:
新教材要求我们“关注孩子已有经验,把握好切入时机,从而使活动与孩子当前经验相吻合,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引起思维碰撞,从而获得发展。”我班的孩子通过区角《娃娃家》的扮演,对娃娃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们喜欢娃娃家,喜欢用肢体语言来模仿、扮演爸爸、妈妈,她们的自我感受正在发展,为了满足她们的愿望,提升她们已有的娃娃家经验,我设计了《鸡蛋变娃娃》这一活动。
二、说目标、重难点。
本次活动我从情感、认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制定了以下两条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学念儿歌。
2知道鸡蛋可以变成鸡娃娃。
重点:引导幼儿在观察、说说、玩玩中理解儿歌内容。
难点: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经验。
三、准备:
在活动中我准备了5幅图片,以观察讲述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四、说过程:
1.活动开始部分我以直接观察图片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通过观察、说说的形式让幼儿基本知道了鸡蛋可以变成鸡娃娃的特性。
2.学习儿歌内容是以幼儿原先掌握的知识点让幼儿学习儿歌。
3.第三环节是游戏活动,环节一步一步加深进行的。
五、说特色:
首先本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与幼儿的兴趣、取材于幼儿的生活,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一、活动目标:
(一)在游戏情景中学念儿歌。
(二)知道鸡蛋可以变成娃娃。
二、活动准备:
鸡蛋、小猫、小狗,图片1、2、3、4、5。
三、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师:(出示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师:(出示图片2)小狗在干什么?
3.师:(出示图片3)小猫在干什么?
4.师:(出示图片4)小狗、小猫在干什么?
5.师:(出示图片5)小狗、小猫在干什么?鸡蛋变什么了?
(二)学习儿歌《鸡蛋变娃娃》
1.教师朗读儿歌《鸡蛋变娃娃》
2.幼儿跟着教师学念儿歌。
(三)学做蛋爸爸蛋妈妈。
1.师:我们也来做鸡蛋的爸爸妈妈吧。
2.幼儿扮演鸡蛋爸爸妈妈。教师提醒幼儿要搂着、抱着蛋,蛋才会变成鸡娃娃。
(四)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是圆的》主题活动中,我选择了《鸡蛋变娃娃》这首儿歌作为集体活动。因为它情节简单,形象鲜明,充满了童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图片,能使幼儿在了解儿歌内容的同时,尝试体验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经验。
活动在一个个图片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导入了进来,孩子们被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直观教具深深吸引,使幼儿仿佛置身其中。在反复欣赏之后,孩子们能较好地掌握儿歌内容,并自然地念起儿歌来。最后,游戏的展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尽情地感受着学做爸爸、妈妈的角色体验,心情非常愉快。
反思这次活动,感觉有几点不足:
1、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对“鸡蛋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答不上来,如果事先请家长帮忙丰富知识经验,效果可能会好些。
2、在游戏中,幼儿对角色的概念仍很模糊,我应该在游戏开始部分给与幼儿适当的提醒,效果可能更好。
更多“幼儿园大中小五大领域教案”,请关注!!
幼儿园教案网
?《幼儿园教案网》公众号:每天中午12点5分分享:幼儿园教案和课件PPT,说课稿,公开课、家长会、工作计划等文案资料!服务幼师同仁,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