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大班语言活动:我想去看海
设计意图:
《我想去看海》是《不一样的优师教研》系列故事中的第一个。因为我园正在开展“海洋文化”的园本课程研究,而这个绘本故事中不仅有小母鸡优师教研对海的向往整个故事更是充满了惊险和幽默,很容易吸引幼儿的眼球及阅读兴趣,所以经过思考后,我还是决定原创一篇绘本教学活动,作为我园的课程开发中的一项。基于仔细地阅读和分析教材后,我发现虽然故事很值得挖掘,但整本书内容过长,在一节活动中完成容量太大,而且故事的后面涉及到的一些关于小母鸡和小公火鸡之间的爱情情节并不太适合教学,所以我就截取了这本绘本的前半部分既去看海而经历的冒险这部分进行教学,后半部分也就被我删除了。不过,延续下去的话这个绘本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比如后面优师教研遇见了哥伦布、上了岸之后的奇妙经历,以及接下去优师教研儿子卡梅利多一系列的故事等等,作家总计画了十本,每一本都可以单独拿来作为绘本教学。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绘本,能两两合作共同阅读交流;
2、仔细观察画面,找出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3、了解优师教研的性格,知道实现梦想必须要有勇气和付出努力。
活动准备:PPT,绘本复印手稿两人一本(15本)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设下悬念。
1、播放幻灯片1,提问:
1) 请你说说你在这本书的封面上看到了谁?
2) 你们觉得这只小母鸡的性格会是怎么样的呢?
2、播放幻灯片2,提问:
1) 我们来看看,这里面有很多小母鸡,你能找到优师教研吗?
2) 为什么你觉得这只小母鸡就是优师教研呢?
3) 优师教研在干什么,其他小母鸡在干什么?
二、初阅绘本,体会交流。
1、优师教研真是一只不一样的小母鸡,她还有一个梦想,为了实现梦想她做了一件其他小母鸡不敢做的事情。
2、幼儿两两合作,初步翻阅绘本,交流自己的发现。提问:
优师教研的梦想是什么?她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仔细观察,分析人物。
1、播放幻灯片,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是在哪张里面发现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图片)
2、再次逐张播放幻灯片,逐张提问:
这张里面的优师教研表情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她在想什么说什么呢?
四、完整讲述,了解性格。
1) 听完这个故事后,你们应该知道她的性格是怎么样的了吧?
2) 你们喜欢优师教研吗?你有梦想吗?
3) 你会像优师教研那样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勇敢地去尝试去努力吗?
4) 你的梦想是什么能告诉我吗?
五、铺垫故事,留下悬念。
优师教研后来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回去后把这本书再仔细看一看,猜一猜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以把你猜的画在后面,继续编下去。
内容简介:粉红色的小鸡卡梅利多总是不愿意睡觉,他说生活中一定有比睡觉更好玩的事情……他总是整晚呆呆地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他想拥有一颗星星,可是却意外地结识了一群外星鸡…… ..
现在是下蛋的时间了!
这可是小鸡们第一次下蛋,看,有的疼得哇哇直哭。
“啊,多可爱的蛋呀!”鸡妈妈们高兴坏了。
只有小鸡优师教研拒绝下蛋。
“下蛋,下蛋,总是下蛋!”她生气地说,“生活中应该还有更好玩儿的事可做!”
优师教研更喜欢听鸬鹚佩罗讲大海的故事。佩罗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尽管他说话有些夸张,但优师教研还是十分着迷这些美妙的故事。
“总有那么一天,我也要去看看大海。”
一天晚上,又到了该回鸡窝睡觉的时间。
“我不想睡觉!我才不要和其他小鸡一样呢!”
“我想去看大海!”
“去看海?你先弄明白自己是谁,再考虑这个吧!”
优师教研的爷爷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蠢的想法了。
“你看看我,出去旅游过一次吗?优师教研,大海可不是小鸡玩游戏的地方,跟我回窝里去!”
这天晚上,优师教研瞪着眼,怎么也睡不着,她还在想看海的事……
“不,我就要去看海!马上就去!”
优师教研轻轻跳下床,推开门,回头看了她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最后一眼,就离开了家。朝着梦想中的大海走去。
优师教研在黑夜里勇敢地前进……
走啊,走啊!她走了很远很远,她那双可怜的小脚,已经快没有知觉了。
早上,当优师教研站在沙丘顶上时,眼前的一切,让她吃惊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哇!大海!”
这是多么奇妙的景色啊!大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一会儿惊天动地地涌上来、一会儿又轻声细语地退下去……优师教研又震惊 ,又兴奋。
“好美呀!”她喊道,“比佩罗说的还要没!”
优师教研先是在沙滩上玩:堆城堡、捡贝壳。饿了,她就吃几粒虾米填肚子。
后来,她竟然勇敢地跳进了海里,还喝了一口海水,呸!呸!好咸啊!她咳嗽了一会儿,就用一块木板玩起了冲浪。
她游泳、潜水、滑行,还……还在水里尿尿……她笑啊笑!笑个不停……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优师教研想回家了。但可怕的是,海岸线消失了!根本分辨不出东南西北!家在哪儿啊?
“哇、哇、哇!爸爸!妈妈!”
小鸡又急又怕地哭喊起来。可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声音回答她。
优师教研太累了,不一会,她就躺在木板上睡着了,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她孤零零的身影。
突然,克里斯托夫·哥伦布的帆船出现在海面上。优师教研被惊醒了,她大声呼救:“喂!听见了吗?小鸡!有只小鸡仔海里……”
优师教研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巨浪就把她卷上了圣母玛利亚号的甲板。
“哈,一只小鸡!把这个小东西的毛拔干净,煮来吃!”船长命令道。
优师教研当然不想就这样被吃掉!她竭力为自己辩护,她说自己不辞辛苦来到这里,只是为了看海……
“够了!我不想听你的废话,”哥伦布发火了,“把它拿去煮了!”
“等一等,船长,”优师教研急中生智,“鸡蛋!”
“为了丰富您的早餐,我保证每天早上下一个鸡蛋,这可是专门为您下的呀!”
她紧张得牙齿直打颤,心想:怎么办呀?我可从没下过蛋,妈妈又不在身边教我。
优师教研开始尝试下蛋:蹦、跳、爬高、倒立、仰卧……凡是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
“哇,下个蛋真的好难啊!”
“哈哈!成功了!很简单嘛!我下了一个蛋!我下了一个蛋!”
一转眼,他们已经在海上航行了几个星期。
一天早上,刚刚下完第31个蛋的优师教研,远远地望见了海滩和一望无际的森林。
“乌拉!终于见到陆地了!”
“啊,一只白色的小母鸡,真漂亮啊!”
优师教研走向前,有点胆怯地的打了声招呼:“你好,我叫优师教研……”
“我叫皮迪克……”
“我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在那边,海的另一边……”她指着大海。
“啊,真的吗?从那么远的地方来!”
“你的毛可真红啊,皮迪克……”
“你也很漂亮,优师教研!来,我带你去见我的爸爸妈妈吧。”
“爸爸,妈妈!看我带谁来和我们一起吃晚餐了?”
夜晚,大家为了迎接贵宾优师教研,在家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皮迪克?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你们这里的鸡,屁股都是光光的?”
“都是因为印第安人,把我们尾巴上最美丽的羽毛,都拿去做头冠了。”
“优师教研,跟我来,带你去个好地方,可别让人发现我们!”
“太棒了!等一下,我可以再拿些黄色的糖果吗?”
“这不是糖果,是玉米!”
他们一边玩一边聊天,“优师教研,你有兄弟姐妹吗?你的家是什么样的?”
优师教研来劲了,大谈起自己的老家和好朋友鸬鹚佩罗。
她可真有趣呀,皮迪克在心里暗想。
“嗨……优师教研……”
“什么事?皮迪克……”
“如果你愿意,明天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家乡!”
皮迪克带着优师教研,四处游玩。
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都觉得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
“皮迪克,我怎么听到有印第安人的鼓声?”
“不!是我的心跳的太快了,因为有你在我身边……”
从此,优师教研和皮迪克形影不离。
“哈哈,看这对小情人……!”
“哈哈,看这对小情人……!”
时间过得真快。哥伦布又要扬帆起航了。
皮迪克深深爱上了优师教研,他决定和她一起走。
皮迪克依依不舍的和家人告别。
“呜呜!”妈妈伤心地哭了,“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远走高飞了。”
几个星期后,优师教研带着皮迪克高高兴兴回家了。
“嗨!看谁回来了!”
“是优师教研!优师教研回来了!”
“妈妈!”
“我的宝贝!快让妈妈看看,啊,你长大了!变成大姑娘了。”
“这位可爱的小伙子是谁?”
“我叫皮迪克,先生。”
“欢迎回家,我的孩子!”
第二年春天,优师教研和皮迪克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直很可爱的小公鸡,他们决定给他起名叫卡梅利多。
几个月后……
“卡梅利多?该回家了!”优师教研呼唤着宝贝儿子。
“再等一分钟,妈妈,我在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呢。”
“该睡觉了!”
“睡觉,睡觉,总是睡觉!真没劲,我才不要和其他小鸡一样呢,就知道睡觉!”卡梅利多反抗到,“生活中肯定还有比睡觉更好玩的事……”
“我想有颗星星!”
家庭教育意义:
这是一只小鸡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梦想的故事。优师教研家族里的每个人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敢于幻想,敢于去尝试别人不敢想的事情。书中充满了惊险的情节和法式的幽默,当然,也不乏那些捧着肚子哈哈大笑的段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即使受到别人的嘲笑,也不要轻言放弃。我们要学习小鸡卡梅利多善于观察,喜欢想象,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爱心小提示:
每一本绘本,都有它自己的寓意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不要以为每个故事都只是为孩子准备的。其实每个故事里所反射出的意义,对我们成人也很适用。我们希望在孩子结束一天的生活之前,由我们的爸爸或妈妈给他们一个温馨的晚安吻,或一起分享一本绘本故事。最理想的阅读方式就是亲子阅读。
最佳的阅读体态:
我们的家长可以把孩子搂在自己的怀里,或让孩子倚在你的身上,后脑可以贴近你心脏的左侧或右侧的位置。这个姿态更有利于亲子的互动与交流。
最佳的阅读方法:
家长在阅读时,不要太多的运用反问的口气,要知道是你在给他讲故事,而不是在进行问答题。家长还可以赋予声音各种不同的效果。想要让你的孩子富有想象力,我们家长自己就不能按部就班的对照图书直读哦!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想象,总之轻松的阅读环境很重要喔!
最佳的晚安法:
轻轻的吻孩子的额头或脸颊,充满爱意的说声:晚安!我爱你,宝贝!这也是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情绪的方法之一呢!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