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一级目标:支持幼儿在生活中做真正的自己,促幼儿快乐,自主,健康的发展。
二级目标: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三级目标:
1、给幼儿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学习制订作息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养成做事情不能拖拉的好习惯。
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的是古怪国大树村的居民都在忙碌,他们梳洗打扮,准备出门看戏,只有慌张先生在床上睡觉。
“糟了!糟了!来不及了!”,“天呐,来不及啦!”是慌张先生的口头禅,慌张先生突然醒来,今天轮到他上场表演,他竟然忘了!
可是,急急忙忙爬上舞台后却发现,原来他的节目是明天才上演!
这本绘本具有独特的图画风格,画面十分幽默,让孩子们了解遵守时间、认真仔细的重要意义,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不可以做慌张先生。
在看故事的同时还可以让小朋友们认识时钟,深度的了解时间的概念,绘本中还镶嵌着一个小时钟非常有意思,孩子们可以在听过故事后拿取家中的时钟摆弄,感受指针的转动去认识时间,非常有意义呢!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莎莎的动作表情。丰富词汇:慌慌张张。 2.能结合录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莎莎迟到的原因。 3.懂得做事要有条理,为上小学做准备。
活动准备:
情境录像,丰富幼儿上小学前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引入主题。师:过一段时间,小朋友就要上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叫莎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她的故事。
二、分段播放情境录像,幼儿观看并讲述。
1.播放第一段。观看前要求:请小朋友仔细观看,莎莎在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情?她是怎样做的?
(1)观看后提问:莎莎在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情?她是怎样做的? (2)引导幼儿进一步讲述(莎莎起床后先穿什么?她是怎样找袜子的……丰富词汇:慌慌张张)
(3)幼儿讨论并完整讲述
(4)情感提升:引导幼儿谈谈怎样做就能避免上学前慌慌张张。 2.播放第二段:观看前要求幼儿注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以及莎 莎和妈妈之间说的话。
(1)观看后提问: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莎莎和妈妈之间会说些什么?
(2)引导幼儿进一步讲述(收拾书包时,妈妈会对莎莎说些什么?来到学校门口莎莎不用说话就会有人给她开门吗……)
(3)请幼儿完整讲述,鼓励幼儿讲评。
(4)情感提升:莎莎在上学出门前收拾书包合适吗?应该什么时间收拾?她还有哪些事没有做?为什么妈妈没让她做完再去上学?迟到有什么不好?
3.讨论莎莎迟到的原因。
(1)讨论:莎莎为什么会迟到?她该怎么做?
(2)共同小结: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把第二天需要的东西整理好,就不用慌慌张张找这找那了。
三、鼓励幼儿完整讲述。
1.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指导。
2.幼儿个别讲述,鼓励幼儿讲评。
3.情感提升:你觉得你成为小学生后会怎样做?
四、幼儿看改变后的莎莎:莎莎迟到后心情特别难受,后来她怎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活动效果。
这本绘本上嵌着一个小时钟,剧情会随着时间发展,小朋友可以根据当页的故事情节拨动时针和分针。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个小时钟的指针不能太用力地拨弄,会断。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先来看看主角,那个别人都在忙,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人,就是慌张先生。
今天是星期六,晚上6点钟“大树洞剧场”要上演精彩的人偶剧。古怪国大树村的居民们,收衣服的收衣服,打扮的打扮,只有慌张先生还在呼呼大睡。
5点15分,慌张先生终于醒了,看看慌张先生的表情,像不像要迟到的我们?这个时候,大树国的其他居民已经出了门,开开心心朝剧场走去。
“糟了!糟了!来不及了!”慌张先生又说起了这句口头禅。
他急着穿衣服的时候,大树国的其他居民正悠闲地穿过森林,当他穿错鞋的时候,大树国的其他居民正吹着微风,欣赏着夕阳。
这本绘本的聪明之处在于,没有教条式地教导孩子要有时间观念,而是直接把“后果”展现给孩子看。
这本书对于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很有帮助,一方面可以教孩子认识时钟,一方面教会了孩子,要提前预留时间。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