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思考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作者简介:唐东琴(1987.1-),女,重庆,云南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学前教育方向。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问题的认识,从传统节日在幼儿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意义和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状,进行反思。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课程;思考

  一、传统节日在幼儿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教育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的使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

  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重大的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孜孜不倦的努力。

  二、传统节日融合在幼儿课程的现状

  近年,将传统节日融合在幼儿课程中有了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内容与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相对划分为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①许多幼儿园将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一些环节,给幼儿在一日的生活中营造出传统文化的环境;或是把传统节日融于主题活动中,如端午将至,学包粽子,学画龙舟,学编红绳。

  但在把传统节日融合入幼儿园课程中,许多老师出现了一些困惑。有的老师困惑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度,如何把控;有的老师困惑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种类太过丰富,不知选取哪些传统节日最适合于幼儿;有的老师困惑于传统节日整合于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在哪;等等。

  三、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是文化的血脉之一。将传统节日整合于幼儿园课程中是现代幼儿教育的责任。尽管许多幼儿园也在努力的将传统节日整合于幼儿园中,但由于对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入,对幼儿园课程了解不透彻,对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把控不到位,因此,传统节日融于幼儿园课程更多是注重形式,没有真正将传统节日的精髓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一)理解文化内涵,理清本质关系

  1.文化与儿童的关系

  “人类发展是一个文化的历程,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本质被定义成文化参与度。”②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视角来看,儿童发展是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接受文化代际传承的一个过程。一个生生不息的向前发展的民族,是一直不间断地在祖先的经验中获取前行的动力,然后将生命在创力耕植于民族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之中,扎根于下一代。记得一位文学家曾说过“一个人的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从这些中透视出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个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在这一时期,还没有清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生活在怎样的文化环境中就会渐渐形成那种环境的文化底蕴,拥有那种民族文化的归宿感。因此,幼儿园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的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应走在不断寻求和探索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文化遗产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幼儿教育先进的科学成果逐步融合在一起的道路。

  2.传统节日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节日,种类丰富,内容多样,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传统节日蕴含着许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各类传统节日均是在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

  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教学形式一般是以活动、游戏、主题为主;表现的形式侧重于内隐性、差异性、操作表现性、直观表达性。老师抓住幼儿园课程的特征和本质将丰富的传统节日融入活动中,将对幼儿的智力、语言、动手能力、积极的情感发展、群体塑造、社会人际交往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所突破。

  (二)深入研究探索,挖掘文化底蕴

  我们应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点,用创新的精神,现代的科学教育理念去深挖在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底蕴。人类学家泰勒说:“对于进步的文化,以及所有的科学文化,比较高层次的态度应该是:尊敬前人,但不卑躬屈膝;从过去获益,但不是为了过去而牺牲现在。”③有取舍的对丰富的传统节日进行更新,改进。寻求更多更新的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整合于幼儿园课程。

  教师只有把控好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如:幼儿因生理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启蒙性、可能性、综合性、基础性、阶段性。才能与传统节日中所特有的情境性、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有机整合起来。幼儿的特殊性又受家庭文化因素(如:家庭成员、个人价值观、心理需要),幼儿园园情(如:地域局限),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生活经验。真正理解幼儿教育和幼儿的特殊性,就能了解不同阶段的幼儿在传统节日融入课程中学到什么,如:小班侧重对节日的体验,中班侧重对节日的初步理解,大班侧重对节日活动的展示。

  (三)深化家园合作,创新方式方法

  要建构一种幼儿园课程,还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考虑家园合作(即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与参与)。让家长和社区的资源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和效益,填补幼儿园资源的不足;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加园内活动,周末以游戏的形式生成家庭活动,将传统文化贯穿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的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页.

  [2]BarbaraRogoff著,李昭明,陈欣希译:人类发展的文化本质[M].心理出版社2008年,第1页.

  [3]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28页.

  [4]赵淑芳,民族妙韵慧童心: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5]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注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BarbaraRogoff著,李昭明,陈欣希译:《人类发展的文化本质》,心理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泰勒:《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28页。

【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思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思考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