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这是因为:
1、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2、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
3、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那些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容易形成这几种性格:
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
懦弱,没主见;
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和处理人际关系。
爱之深,责之切,做父母的谁也避免不了吼孩子,可如果孩子“打不哭骂不语”,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解救那个受伤的孩子呢?
放下身段,去安抚那个恐惧的孩子
1.放下身段,去安抚那个恐惧的孩子
虽然我们都说要做一个慈母,和孩子相亲相爱,奈何,在亲子教育中,稍不留神,就处成了塑料母子(母女)情。
一旦我们大声吼了孩子,请记得给自己几分钟缓和时间,待到情绪平复后,蹲下来,试着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诉他:妈妈虽然吼了你,但妈妈对你的爱一点都没有减少,下一次,妈妈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2.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情绪是有能量的,父母吼孩子,传递给孩子的是负能量,孩子受负能量投射,感到恐惧,用不说话来抗拒这种能量。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没有消化负能量的能力,长期不说话,只会让负能量积郁在心里。
3.当伤害形成后,父母一定要事后补救
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排解情绪,并郑重地和孩子保证:这只是情感的交流,不是对错的纠正。
4.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吼孩子,其实是父母对自身的一种不接纳。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更不可能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轻轻的说话,胜过吼的威力,宝妈们,你们还在吼孩子吗?
— 爱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