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很高兴遇见你!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家娃,我对他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考试成绩过得去就行了,如果去参加比赛之类的,我们也总是告诉他心态放好,重在参与,输赢不重要,尽力就好了,但是我们却发现他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也原来越缺乏竞争的意识,其实我们本来是希望孩子能够轻装上阵,但没想到他越来越缺乏斗志,也越来越对自己没信心。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家长的疑惑,我们这代一人跟上一代父母不一样,我们吃尽了“要赢”的苦,所以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放下“赢”这个包袱,于是我们对孩子说“尽力就好”“别太在乎输赢”“比赛第二”。
但我们又发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挺随性的,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但他们似乎很难发展出一种由衷的自豪感,由衷的觉得自己可以的那种自信,传统竞争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是焦虑,但是更佛系一点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却是缺乏自信的,这真是太难了,该怎么办呢?
其实也不是太麻烦,告诉你一个秘诀,提升孩子自信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克服困难。
是的,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记得一定要鼓励孩子:去动手,去尝试,去战胜,去完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自己坐在那里想一道题目,你上去问:是不是想不出来了?需不需要我告诉你一下?或者建议:这道题目是很难,要不我们不做了吧。
孩子立马会对你说:不不不,我再想一会儿,我马上就要想出来了。
如果有些不知好歹还自认为自己很好心的家长上去告诉孩子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可能会遭到孩子的一顿埋怨:谁让你告诉我了,我自己可以的!
有时候,孩子自己一个在那里捣鼓自己的手工作品,弄了很久很久,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时候,你会发现他那种由衷的开心是用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就感。
成就感从何而来?
成就感一定是从克服了一些困难获得成功上得来的,而不是完成一些非常简单的小任务上获得的。
比如,我自己班里的一些学生,特别激动兴奋的时刻是知道自己居然在期末语文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语文一直是他不擅长的科目,那种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的惊喜和愉悦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这时候再让他回顾自己考前的艰辛准备,他都觉得是值得的,虽然复习的时候孩子万般不愿,但只要之后取得了成功,他一定会感激之前的付出。而且,今后也更愿意去付出努力克服困难。
如果你觉得孩子语文成绩一直很差,期末考试也就那样了,复习个啥,躺平算了,那么,孩子的确是不用付出了,但他也失去了体验成功,感受自己很厉害的机会。
当然,一定有人会问:如果孩子努力了还不成功不是更糟糕吗?
的确是有这样的可能,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件事情存在一定的失败的风险,那么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提供帮助,最大程度地保证孩子做这件事情可以成功,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回报,觉得自己很不错。
当然失败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让孩子在所有的挑战中努力去克服困难, 孩子成功的几率一定是比较高的,鼓励孩子去尝试,不要在没有尝试的时候就告诉孩子做不到没关系,而是在孩子没做之前告诉他:一定要去挑战,去战胜自己,去争取成功获得荣耀。但是在孩子做完了之后要告诉他:输赢没关系,你刚才已经尽力了。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了解更多资讯
亲子绘本、好习惯、注意力、乐观孩子培养,一系列课程等你来了解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