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吉米妈
ID:pkumum
最近很多人说我变了。
我变得稳重平和,很少吐槽儿子了。
有人说:养男孩还是得心里稳,看,小张上三年级了,就开窍了吧!
呵呵,不是他开窍了,是我习惯了,成熟了。
人嘛,认识事物总有一个过程。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
只要是健康,别的什么都无所谓。
孩子三四岁时我是这样想的:
我绝对不会让他上什么辅导班,那样的教育非常畸形,我可不要那么功利。
我要还他快乐童年,培养他好的性格,只要不是人渣就可以了。
孩子五岁时,我是这样想的:
我的儿子也许天赋异禀,酷爱学习。我可不能耽误了他。
然后我给他报了好几个课外班。
孩子六岁刚上学前班时,我是这样想的:
我怕不是生了一个傻子,怎么什么东西教100遍都记不住,学渣!
完了完了,别人家的小谁都会100以内加减法了,都认识好几百个字儿了……
然后我又给他加了两个辅导班。
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深度焦绿的。
我盯着他作业,看着他练琴,期末考试之前带着他补天。
基本上我回家之后的状态是这样的。
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淡绿的。
他依然对学习没有太大的热情,需要我盯着。
而且因为疫情,他二年级下的课程都是在家上的。
每天四目相对,让我经常的状态是这样的。
中间我也迷惑过、狂躁过、反思过,自己对他的教育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是启蒙晚了,还是让他学的太多了?
是我要求太严了,还是他的确太不自觉了?
是我太焦虑,太功利了吗?
我一度天真地认为,学习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否则慢慢十几年怎么熬。
所以我曾经觉得,他不喜欢就算了,不喜欢就是不适合;
然后又纠结,觉得如果就算了,会不会孩子干什么都没有长性。
这种反反复复的内心戏让我对孩子时而春风拂面,时而秋风扫落叶。
白天恶毒,夜里自赎。
看着熟睡的孩子,想想自己的丑恶嘴脸,尤其如果再看到一些负面的社会新闻,更是能让我崩溃大哭。
我到底要成为怎样的父母,我到底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
我看很多的书,但是书本上很多政治正确的方法在现实中却很不堪一击。
我和身边的老母亲们深聊了多次,我发现,哦,原来每个人教育孩子都有一部辛酸史。
我身边好多孩子是学霸的妈都说,学习是一件非常反人性的事儿。
无论是谁,都喜欢随心所欲。
喜欢玩,喜欢自由,喜欢想思考时思考,想疯跑时疯跑。
但是所有关于学习的要求,都和这些爱玩爱自由的天性相悖。
而且无论是课业学习还是练琴、练体育、练围棋,孩子都会有瓶颈期。
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孩子都想会放弃。
孩子可能因为兴趣而短时间的做一件事,但是如果他们想做好,
完全靠兴趣,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带着种种思考,小张进入到了传说中的三年级。
我觉得有一句话特别对——很多病,不是治愈的,而是自愈的。
交给时间。
他就是一个心态非常好的孩子。
他今天和明天考试,全区统考。
中午就放学了,他就一直在看课外书,明天要考的数学和英语一点儿不碰。
说是题目写过很多遍了,懒得重复。
他完全不知道紧张,每次不管考成什么奶奶样,考完都是一副“这次稳了”的样子。
坦白讲,之前他考试我是有点儿紧张的。
我从小是好学生,把考试看得比天大。
但是他就一直告诉我:妈妈你要是不想知道我的成绩都可以不知道,现在都得私信老师才行呢!
他做到了在战略上蔑视,只是没有做到在战术上重视。
不过陪孩子学习,真是盯了三年之后,我心态倒是好了很多。
三年级重要,但是比这个三重要的多的,还有初三,高三,我要是一路紧张,那我不心脏病发了!
其实三年级的小张,变化还是有的。
他的变化源自三年级上的KET考试。
虽然是为了小猫,但是他实打实的付出了努力,并且最后通过了。
这股子心气儿让他一直坚持到了期末复习阶段。三上的期末考试成绩也不错。
虽然后来这个小朋友状态有点儿反复,回家还是喜欢抠东摸西,磨磨蹭蹭,但是进步算是不小了。
不要指望孩子能一直自觉,主动。起码我没赶上那样的孩子!
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怎么能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呢?
提高成绩!
这么说特别俗,俗不可耐是吧。
特别low,只注重成绩不注重素质提高是吧。
当然不是!
我越来越发现,好多成绩好的小孩,综合素质也挺高的。
其实学习是一种能力,触类旁通。
而一些成天就讲素质教育的小孩,好多基础没打好,上了中学痛苦不堪。
成绩的提高不是次次考100,各种比赛拿成绩。
老母亲一定要活得现实一些,成绩的提高,真的包括从40分到60分,从70分到80分,到90分……
人都是喜欢进步的,喜欢一次比一次好。
大人一样,孩子也一样。
只有进步才能让我们在这慢慢读书路上彼此都觉得好过一些。
所以别觉得谈分,谈成绩,谈比赛俗,学习就是一件很俗的事。
但其实这些对于孩子都是一种肯定。
怎么能让孩子提高成绩呢?
有几点算是我的经验教训吧。
一盯。
不是每个孩子都乖巧,自觉。
没赶上省心孩子的,低年级就是靠家长盯着。
习惯是盯出来的,自驱力也是培养和激发出来的。
二查。
重视孩子每一个考试和测验和作业。
全对不是目的,错也并不可怕。
错的价值在于知道孩子哪里不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教会了,改了,这个知识点掌握了,对于孩子的意义更大。
所以每次孩子测验之后,一定要分析题目,尤其是错题,不要看一个分就完事了。
我们希望孩子成绩提高,而不是某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已。
三补。
如果一段时期孩子课内成绩不好,那就需要补基础,做基础题。
如果一段时间内孩子课内成绩还可以,就别总是重复,孩子会觉得无聊,没有挑战,可以找一些难道稍微大一些的拔高题。
四度。
别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低年级不需要刷题,反反复复意义不大。补也是补缺,会了懂了就可以了。
孩子成绩好皆大欢喜,但是众生皆苦,哪能总有那么好的事。
我们生孩子就像抽彩票。
有人抽到屡战屡败,有人抽到屡败屡战,有人命好抽到屡战屡胜屡胜屡战。
大部分人都会抽到有胜有败。
嬉笑皆文章,胜败皆人生,但一次胜败肯定不是人生。
老母亲看学习肯定是苦事一桩。
你们看我平时插科打诨,其实我却不敢在行动上放松教孩子这件事儿。
他并非天赋异秉,作为他千挑万选才选中的妈妈,我更要各种方法用尽,斗智斗勇,希望可以陪他创一个美好未来。
我知道我和孩子都付出多一些,成绩可能就会好一些,学习的“乐子”也会多一些。
而且我时刻提醒自己,看作业就这几年,这几年基础打好了,让他认命了就行了。
反正以后我也就不懂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