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岁看老,爸妈怎么抓住这关键的三年?
一、在3岁前,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建立依附关系的人,而不是培养适应能力。 每个母亲,初为人母时,都是惴惴不安甚至是惶恐的。不仅仅是出于对这个小孩的爱,更出于对我们人类发展的不了解。自己的生命开始和另外一个生命捆绑在一起,还没弄明白...
一、在3岁前,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建立依附关系的人,而不是培养适应能力。 每个母亲,初为人母时,都是惴惴不安甚至是惶恐的。不仅仅是出于对这个小孩的爱,更出于对我们人类发展的不了解。自己的生命开始和另外一个生命捆绑在一起,还没弄明白...
收录于话题 #主编探园 如果你问:幸福在哪里? 孩子会说:幸福在幼儿园里,在一个个好听的故事里…… 老师会说:幸福在幼儿园里,在孩子们一幅幅画里…… 而我想说: 幸福,在希雅图幼儿园里。 在孩...
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很可能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或是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
喜欢 分享 or 柳 茹 北京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 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 特殊时期,如何做到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2020年的春节,虽然疫情限制了我们出行的脚步,但也为很多家庭创造了难得的亲子时光。 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礼物。高质量的陪...
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今天就跟随小伊看看家长必知的育儿36计吧! 1.样板计:树立学习榜样。专家强调,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孩子面前,再细微的言行举止也要留意,树立好榜样。 2.鼓励计:鼓励他挑战困难。孩子很容易因为一些挫...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0~3岁儿童发展和教育。主要论著有《学前儿童语...
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很可能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或是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
1.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很可能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或是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2.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
早教微观(zaojiaoweiguan)——不一样的视野,不一样的文章,数十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早教微观”免费关注,并点击“置顶公众号”,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当爹的都好好看看,以后孩子不给力别怨别人,孩...
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的启蒙,就是孩子的蓄水池。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在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80岁生辰之时写给自己母亲的一封信中,我们找到了最好的示例。 在袁隆平小时候,社会处于急剧动荡时期。他们全家人离开北平,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