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
2.能用“XX的XX,是XXX的家”的句式展开想象,仿编诗歌。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有参观过动物的家的经验,如茂密的树林是鸟儿的家。
2.各种动物的图片、头饰、居住背景图;水彩笔;绘画纸;录音“温暖的家”。
3.表演区中各个动物的家的布置。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结合前期经验展开讨论。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家,你们喜欢家吗?除了人类,其实小动物们也有家,你们知道哪些动物的家呢?他们的家在哪?是什么样的呢?
2.播放录音,初步感知诗歌优美意境。
(1)教师提问,幼儿回忆诗歌内容
师:在诗歌里,我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2)出示树林和小鸟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一句;
师:诗歌里说树林是谁的家?是什么样的树林呢?
(3)出示池塘和鱼儿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二句;
师:鱼儿的家在哪?我们再想想,鱼儿的家还可以在哪里?
(4)出示天空和白云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三句;
师:蓝蓝的天空上有什么?还会有谁的家也是在天空中呢?
(5)出示爸爸妈妈的图片,欣赏第四和五句;
(6)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尝试说出诗歌后部分。
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它的家在哪?它为什么哭?
(7)小结:原来人类和小动物们都有温暖的家,可是如果我们人类没有好好守护他们的家,他们就会失去温暖的家,像小蝌蚪一样很伤心,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守护他们的家园!
3.结合图片,师幼共同复述诗歌内容。
(1)小结:在诗歌里我们知道了动物们温暖的家,让我们一起想想除了这些动物,还有哪些动物有家呢?他们的家在哪,是什么样的呢?
4.运用图片,发挥想象,尝试仿编。
(1)出示草原和牛羊的图片,教师示范仿编第一句:广阔的草原,是牛羊的家。
(2)出示熊猫和企鹅的图片,幼儿仿编第二句,第三句;
师:熊猫是吃竹子的,它的家会是在哪里?企鹅又是住在哪里呢?
(3)出示花园和大海的图片,幼儿仿编第三句,第四句;
师:花园里有什么?大海里有什么?
(4) 小结: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有家,我们大家应该保护他们的家,让他们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5.集体讨论,结束活动。
(1)教师示范:
美丽的夜空,是星星的家;
高高的山林,是熊猫的家;
绿绿的树叶,是毛毛虫的家;
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
(2)分组仿编,将仿编的诗歌画出来并大胆展示成果。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活动重点是理解诗歌内容,发挥想象力,按照句式仿编诗歌;难点是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环境的关系,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够运用常见的形容词表达,乐意参与集体讨论与交流的活动,在此活动中,幼儿大胆尝试书面语言的艺术表达,这不仅发展幼儿丰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幼儿爱家,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活动中教幼儿仿编这首时,应拓展幼儿知识的积累,如优美的形容词的运用,这有利于今后创编诗歌的学习,并且重视幼儿的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过程,以此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
3.活动后在表演区布置环境,利用头饰,玩“动物找家”的游戏。
4.家长可带幼儿外出参观动物园,进一步感知动物们的生活习性,与幼儿共同探索他们的家,尝试亲子仿编,锻炼幼儿观察生活的能力。
附:
1.诗歌:
温暖的家
茂密的树林,是鸟儿的家;
大大的池塘,是鱼儿的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亲爱的爸妈,和我是一家;
小蝌蚪,你为什么哭啊?
呜呜———我没有家!
哦,你的妈妈是青蛙。
我陪你去找她。
找到了妈妈,
你就会有——温暖的家。
【大班语言社会活动: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