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土壤》大班科学活动实录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借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神奇的土壤》大班科学活动实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多,城市中裸露的土壤越来越少,但孩子们对土壤却似乎是天生就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一小块泥巴、一小方花圃、一小片草地,都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近期,在“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泥土又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为什么种子在泥土里会发芽?”“为什么到了春天小草就钻出来了?”“泥土里究竟有些什么?”围绕着孩子们的这些问题,结合我园科学课题“主题环境下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我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性活动,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收集、记录及小实验等活动,主动体验、积极探索,亲近泥土、亲近大自然,从而初步认识并了解土壤的一些基本特性,并进一步懂得如何保护土壤、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准备阶段:接触泥土――在寻找与发现中学习
活动(一):前期物质准备――采集土壤
活动时间:20xx年3月22日―4月5日
活动目标:通过户外采集等途径,收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作用的土壤,从而促进对土壤种类的了解。
活动准备:家长告之书(附1)、小型密封胶袋
活动步骤:
1、发放告知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采集土壤。
2、用小型密封胶袋展示幼儿与父母共同采集并制作完成的土壤标本。
3、幼儿自由观察、比较,探索各种土壤的不同。
活动(二):前期经验准备――泥土里有什么?
活动时间:20xx年3月22日―4月14日
活动目标:通过寻找、观察、收集,初步了解土壤上面和下面的世界,激发探索自然、亲近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一幅大的土地剖面图、家长告知书(附1)
活动步骤:
1、发放家长告知书,请求家长的协助配合。
2、幼儿将自己寻找和发现的事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制作成卡片。
3、教师在大的土地剖面图上展示幼儿的发现。
4、幼儿自由欣赏,讨论。
附1:家长告知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
我们的科学系列活动“神奇的土壤”正在进行中。近期,请您配合我们做好下列工作:
1、采集各种土壤
要求:
(1)请您利用周末或清明假期下乡的机会,带孩子采集各种不同的土壤(颜色、作用、成分不同等),不同的土壤请分别存放。
(2)请让孩子用绘画形式记录土壤的采集地点、采集的方法、采集时发生的趣事等,家长可适当配上说明文字。(参考采集记录表)
(3)作业尺寸:A4型号
(4)4月6日(周二)
2、观察、发现土壤中的事物
要求:
(1)在采集土壤的同时,请您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发现土壤里有什么,包括土壤上面(如植物等)、土壤下面(如根、石头等)、土壤深处(如动物等),以及不同地方、不同用途的土壤里所发现的事物有何不同。
(2)请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绘画或文字)做好记录。(参考观察记录表)
(3)作业尺寸:A4型号
上交时间:4月14日(周三)。
3、请您帮忙
要求:
(1)请帮我们收集或下载有关各种土壤的知识资料及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家长可用彩色打印资料)。
(2)上交时间:4月7日(周三)。
【《神奇的土壤》大班科学活动实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