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皂”快乐
新城玖棠府幼儿园中一班班本课程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
一日生活皆课程
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
课程目标
1. 了解古今肥皂的历史文化,体验肥皂的制作过程。
2. 尝试为爱的人制作专属肥皂,懂得分享,感受制作肥皂的乐趣。
3. 养成勤洗手、爱洗手的好习惯。
课程网络图
# 01
课程缘起
“老师,这个香皂太小了,我都没有办法洗手了。”小朋友们在洗手的时候,发现班里的香皂只剩下了一些小小的“香皂头”。这些不好用的小皂头,虽然小小的但是还可以打出泡泡来,我们要懂得节约不浪费,这些小香皂头还可以有什么用处呢?孩子们提出了疑问。基于孩子们的兴趣,中一班开展了一场关于制“皂”快乐的神奇之旅…
然然
“老师,这个皂头太小了,我们丢了吧。”
“丢了多浪费啊”。
妍妍
迪迪
“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些小的香皂头做一个大香皂呢?”
“迪迪这个主意不错,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老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皂”是小朋友们生活中经常会触碰到的“好朋友”,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离不开皂的本领。在偶然的一次洗手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小皂头洗手时特别不方便,于是对小皂头如何能够方便洗手,展开了讨论。我们捕捉到孩子们的讨论,当孩子们提出想把小皂头变成大香皂时,我们就想:如何才能让孩子们进行这场快乐的制“皂”活动呢?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探讨,孩子们觉得可以买新的香皂来替换小皂头,但如何不浪费小皂头就可以得到大的香皂呢?这时有孩子想到可以把小的皂头融合成大的香皂,我们老师借此机会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许多丰富可操作的材料。最后将课程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变废为宝、“皂”的演变、快乐分享三个方面,引领孩子们寻觅“皂”的奥妙。
# 02
变废为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肥皂特别感兴趣,但他们其实对于肥皂和香皂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只是通过皂盒上的信息初步感知到皂有不同的种类。
为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充分利用家园共育的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自己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自己回家洗一洗、闻一闻,发现肥皂和香皂的不同之处,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收获新的体验。
1
家园共育
2
快乐分享
怎样把小小的皂头变成大大的香皂呢?
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橙子
我们怎么能把小皂头变成大的香皂呢?
可以把小香皂弄在一起变成一块,这样不就大了吗?
小寒
俊俊
可是我们班只有两块小肥皂头啊!
我们可以去问问别的班有没有。
妍妍
孩子们经过讨论,为了能让香皂变得更大,就决定去别的班级收集更多的肥皂头,行动开始啦!
在家长朋友们的积极配合、孩子们的努力下,我们收集了很多小皂头,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给小皂头进行大变身啦!
第一步:先把小皂头研成小颗粒
第二步:把研磨好的皂头小颗粒进行加热融化。
第三步:倒入模具,混合成色。
第四步:静置48小时,脱模晾干
教师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孩子们去其他班级搜寻小皂头,在与其他班老师和小朋友的交流与沟通中,培养了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们通过将收集来的小皂头进行重新融合,从而获得新香皂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还收获了劳动的快乐。自己亲自做的香皂总是让人充满成就感。
# 03
“皂”的演变
皂是怎么产生的呢?
孩子们发出了同样的疑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皂的发展史吧!
肥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现今的伊拉克地区)。当时,人们发现一种由橄榄油和木碱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用来清洁和洗涤。这种物质被称为“肥皂”。随后,肥皂的制作方法传播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地。
孩子们通过了解,知道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充满智慧的结晶!
制作古代皂所需材料
草木灰、猪油、贝壳粉、竹筒
古代皂制作过程
草木灰过滤—加入贝壳粉再次过滤—加入猪油—加入干花—搅拌—装入竹筒定型
幼儿收获
橙子
我知道了草木灰有去污的功能。罗马人就是用草木灰做了肥皂。
我们国家最早是用天然皂荚做成橘子大小的球状,可以用来洗澡,它叫做“肥皂团”。
妍妍
俊俊
我们现在使用的肥皂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我们现在使用的肥皂有好多种类呢?
然然
小小
我妈妈有精油皂。
我家有舒肤佳皂。
涵涵
浩浩
还有天然艾草皂呢!
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肥皂呢……
老师
教师支持
1. 小朋友们在家里已经初步地解了各种各样的肥皂,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及时抓住教育契机,给予幼儿探索发现的机会,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
2. 孩子们通过观看肥皂的制作视频,讨论出许多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利用表征的方式记录下来,就开始在幼儿园里进行寻找材料,最大程度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己去主导这个活动。
制作香皂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去操作呢?接下来孩子们进行制“皂”的探索活动……
然然
需要皂基才能做
需要一根搅拌棒。
雷雷
小迪
模具可以让香皂凝固
要有可以加热的杯子
妍妍
小寒
需要加热炉
还需要颜色和香味
笑笑
材料大收集
孩子们在其他班级和家长的帮助下寻找到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是一次很好的社会性体验活动,孩子们在为自己属于自己的香皂而努力。
天然“艾草皂”制作过程
摘叶—清洗—晾干—摘碎—捣汁—融化皂基—加入天然植物-入模固定—48小时脱模
摘叶
1
清洗
2
晾干
3
摘碎
4
捣汁
5
融化皂基
6
加入天然植物
7
入模定型
8
48小时脱模
水晶皂
果冻皂
蛋糕皂
问题发现
教师思考
《指南》中提出:“应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官,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幼儿对肥皂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中习得了相关经验。在制“皂”过程中,孩子们观察到固体通过加热变成液体的过程,掌握了相关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兴趣,孩子们的观察、科学探究能力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 04
创“皂”幸福
母爱就像太阳 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度。学会感恩,让幼小的心灵充满爱!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孩子们精心制“皂”把这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妈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小朋友迫不及待的用自己做的肥皂洗手,同时提醒大家每次洗手要用肥皂哦,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
我们洗完手的肥皂泡泡水收集起来,可以画画哟,在肥皂水里面加入一些颜料,吹出来的画就会很好看。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肥皂泡泡吹画吧!
用吸管吹出来的泡泡落到纸上会爆炸,然后就炸出好看的形状。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无意间发现泡泡落在纸上会形成漂亮的图案,于是,想到可以通过泡泡来进行绘画。虽然泡泡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孩子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到了生活中一些独特的美并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借此契机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颜色的泡泡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教师抓取到孩子们想要用泡泡画画的想法,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看似简单的泡泡绘画,让孩子们能去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分享是一种快乐,分享是一种美德,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给其他班的老师和小朋友,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教师思考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同时也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德,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孩子基本上都以自我为中心、独占性强。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幼儿的这些行为都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为了使今后的孩子自身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以及美德的培养,我们作为老师,应积极和家长配合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 05
活动评价
幼儿自评
幼儿对本次活动自己制作了什么样的香皂做个简单的记录,并对自己的心情和活动喜欢程度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活动反思
“由内而生”是建设“生成”课程追寻的特质。此次活动历时7周,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并不是简单地让幼儿完成活动做出成果,而是让幼儿经历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历程:认识香皂、制作古今不同的香皂并赠送和使用,到利用身边资源开发各种香皂,再到与更多人分享香皂。这一实践过程幼儿是带有思考、假设、验证概念性质的,是动手动脑,整合了技能、态度,让幼儿实现了知、行、思的合一。
编辑 | 刘新新 宋洪芳
审核| 毛 鑫
招生热线| 18610206462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满庄镇新城玖棠府y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