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有思考、有思维、有思想的“三思课堂”,要求教师要始终守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本着目标适度、精讲精练、鼓励参与、合作探究、关注差异、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构建有思考、有思维、有思想的“三思课堂”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教学设计环节,我们要做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在大单元主题之下,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使教学设计更适合我们自己所教的学生。特色化的资源整合在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针对优、中、后进生都要设计相应水平的活动,设计一些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了,必然就会有所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在“双减”背景之下,层次化的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是我们教师要研究的一大课题。当然这所有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我们自己的思维,“三思”从教师自身的思考开始。
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英语教学,面对容量大,知识点多的特点,大多数英语教师上课节奏快,语速快,活动多。这时,我们可能更需要放慢速度,多几秒钟的等待。在分层设计的基础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相应的时间,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思考、有思维、有思想。在本次初中学段第二共同体联片教研活动中,景红梅老师的英语课堂上,Group Work 部分的活动,学生的表现就非常精彩,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资源整合的能力。这也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中,展现了自己的思想。
另外,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之后,课后反思是“三思课堂”的必要环节。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教学水平的提高都得益于及时的课后反思,通过课后反思,认识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能及时进行更加优化的设计与教学。在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课堂中,学生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课后反思也能帮助教师形成思考的习惯,让我们的思维每天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那么,这种思考与变化的长期沉淀,就形成了教师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思想。
最后,我觉得“三思课堂”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思考,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有独立的思考,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成为真正的有思想的学习者。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