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泾川县小学学段第三教育发展共同体
举行联片教研活动
为了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和办学管理机制创新,促进全县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校际联系沟通和交流互动,加快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10月26日,小学学段第三教育发展共同体在县第三小学举行了以“把握课标精神,用好统编教材”为主题的联片教学研讨活动。发展共同体内6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教学负责人、教研员、语文、数学(含科学)、英语学科教师共90多名教师,共同参与了以追求“学习中心课堂”为目标,以“交流、合作、提高”为宗旨的“同课异构”、“议课互动”、“专题讲座”、“社团观摩”等活动,县教育局局长吕晓文、副局长李旭勤等领导同志亲临课堂进行指导,引领共同体内教师开展合作研究、平等交流,并就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 课堂展示。上午,分三个学科组开展共同体内不同学校骨干教师“同课异构”。来自共同体内的30名语文老师观摩了泾明乡学区吕小蕊、荔堡镇学区刘玲玲、第三小学宋继红三位老师带来的各具特色的《夏天里的成长》“同课异构”课,展示了教者对语文新课标理念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实践,构建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实效课堂,通过读写结合“感悟写法”“训练写法”等活动,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数学学科30名老师观摩了第三小学袁兴亮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科学《水的作用》,教者别出心裁,设计了“评委评价”环节。实验组织严密,效果明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由丰台学区的蒋文娟老师和第三小学的何银兰老师“同课异构”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与对话中思考交流,帮助学生建立了新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英语学科30名老师观摩了由红河学区的贾莉娟老师、罗汉洞学区的刘燕老师和第三小学的毛惠丽老师执教的“同课异构”课,三位老师用有趣的动画导入新课,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与学生进行对话,将所学知识生活化,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上采用了精美的图片,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境”的原则,把单词、句型等内容进行了二次整合,让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效果最大化。
2. 议课互动。县局李局长全程参与了上午三节语文“同课异构”课堂的观课活动,在下午的总结会上对三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结合当前“双减”政策下如何“减负提质”、如何落实“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对老师们寄予了三个期望:一要提高自己,二要了解学生,三要敬畏课堂。希望各学区把今天活动中的收获带回去,让每个老师都得到成长。
之后,分组进行了说课议课和交流研讨活动,授课老师分别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的构想和课后反思,各个学区的代表也交流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教学设计思路,尤其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大概念”“大任务”化的新课堂。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议课互动,也提高了教师观课议课和课后反思的水平,起到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3.专题讲座。第三小学“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郭玲玲从“研读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学习,构建灵动课堂、发展学生思维”三个方面做了《研读课标内涵 助力思维发展》的专题讲座。“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吕凤琴从“把握新课标精神——明确‘为什么’教”“研读统编教材——明确‘教什么’”“构建语文新课堂——明确‘怎么教’”三个方面做了《构建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新课堂》专题讲座,指导老师如何实施“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统整教学”。
4.观摩交流。最后与会领导、教师代表在尚新奎校长的带领下重点观摩了第三小学创客、机器人、书法、绘画、悦读、合唱、足球等社团及课后服务活动。参会老师对第三小学建校6年来的社团建设、不断发展、形成特色过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成功经验给予了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