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学研究】王社荣:?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教学研究】王社荣:?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

泾川县党原镇合道小学    王社荣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隐性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作用,引起从教育工作者对隐性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完美结合,以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正真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关键词:隐性教育;小学;道法课程

一、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道法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是小学阶段学校设置的显性课程,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道法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9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文章强调,上好道法课,要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至关重要;还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还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相互配合,这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小学道法课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在对小学生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和普及道法常识方面,小学道法课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显性课程的作用,而忽视了隐性教育的作用。在强调学生通过单纯的课堂学习发挥显性课程作用的重要性,却完全忽视了在道法课的教学过程中,隐性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潜移默化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学道法课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与之前的单纯灌输书本知识相比,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中的作用也被广大教育者越来越多的提及,相比较传统的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渗透性、平等性、愉悦性以及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更容易被被教育者接受,从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教育方式。它并不直接反映在常规课程规划中,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起到辅助实现教育目标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机理及隐性课程的特点

隐性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教育。在教学中与其采取“填鸭式”“说教式”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空洞的理论,不如在课堂之外留心,在生活之中留意,细细体味日常生活中蕴含的丰富的精神食粮,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道法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对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注重显性课程的同时,注重挖掘教学中的隐性教育因素,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更好地达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隐性教育功能的的渗透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竭力把学生的集体生活组织得使学生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隐性教育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特别重要的教育影响,它也是小学道法课获得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道法课的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隐性教育将强制性的教育目的隐藏在非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教育者在无压力的状态下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得到潜移默化的浸润和熏陶,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最终实现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隐性教育功能的平等性。在常规的道法课堂上,学生由于自身接受知识的能力、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课堂表现有明显的层次性,但隐性教育对所有的受教育者来说都是公平的,它淡化了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环境、文化、舆论及各项活动之中,让所有受教育者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三)隐性教育功能的间接性。隐性教育隐匿在各种显性教育资源的背后,相对于显性教育的直接性和程式化,隐性教育渗透在生活环境氛围和各式各样的学习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育和影响。

(四)隐性教育途径的灵活性。

在教学活动中,显性课程具有明显总是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小学生处在叛逆期,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这样做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隐性课程却能使学生在毫无意识可言的情况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而且长远来说,这样的教育反而会对受教育者具有明显的效果和更长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符合小学生自身实际的方式,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

(五)隐形教育功能的自主性。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条化、程式化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并没有从内心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也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隐性教育则会关注到学生内在品德修养的需求,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内心的需要,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高。 

三、隐性教育的实施途径

隐性教育的实施要以显性课程的教学为主导,并不断探寻各学科教学和隐性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断完善隐性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显性课程相得益彰,共同发挥教育功能,从而建构起一个集开放性与规范性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使得隐性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进而成为影响道法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一)通过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挖掘各门课程中潜在的德育教育因素。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小可塑性强的特点,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都不同程度的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内容,因此要主动挖掘各门学科中潜藏着的丰富的德育因素。语文教材中入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课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载体,通过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体育学科中渗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还能让学生形成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守法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仅道法课,而且在音乐、美术课程中也都贯穿着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一些材料,对实施小学道法课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已经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功能转变为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体。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从众、感染、模仿、认同等心理机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引起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因素。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是潜藏在小学生思政课程中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包括很多硬件设施,比如校园的建筑、教学所用的设施设备、还有班级内的学习园地的布置、校园内的文化氛围和绿化等。它们蕴涵着学校的教育理念,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学校可以合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这一隐性教育因素,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也很重要,它体现的是学校的育人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班级公约、文化栏以及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是非常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隐性教育因素。学校在规划布局方面,就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尽可能多地设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风校训,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非常好的校园环境的熏陶。当然,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一个班级,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内形成的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因素,也可以在班内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力量,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班级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熏陶。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在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和自主意识以及集体意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应根据每学年的学生德育教育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来历,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组织开展新中国成就展,爱国专题演讲、《我和爷爷比童年》作文展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项目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进一步提高。

(四)不断提高小学道法课老师的道德素养,发挥教师个人魅力的示范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在路上要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教师是影响隐性教育功能发挥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所以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小学生对老师充满了敬仰和期待,也是小学生最主要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所以作为教师,不管身处何处,都严格要求自己,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比如要求学生做事公平公正,那作为老师首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凡事率先垂范,做学生的表率。同时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指路者和引导者。总之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师德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并对其今后的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

(五)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发挥教育的最大效能。

习总书记说过,道法课教学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而在小学阶段,道法课对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让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远大理想,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道法课的教学中,在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的同时,还要挖掘其它隐性教育要素,采取嵌入、渗透等多种方式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他课程之中,从而达到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还有要时刻关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隐性教育因素,以便尽可能将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带入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间接地渗透式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总而言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是一味地强调重视显性教育的作用,却忽视身边的隐性教育因素,就很难达到显性教育预期的教育效果;而只是一味关注隐性教育,不重视显性教育,则会使教育活动失去应该有的规范性。所以只有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道法课应有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霄什中学[M].教育学出版社,1983.6. 

[2]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新闻网2020.8.31

[3]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M].教育大辞典(第1卷)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教学研究】王社荣:?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教学研究】王社荣:?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教学研究】王社荣:?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教学研究】王社荣:?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教学研究】王社荣:?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学研究】王社荣:?浅谈隐性教育在小学道法课教学中的作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